【学术简介】
学习经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景观建筑),本科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
工作经历:2008年-2010年,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助教
2010年-2017年,江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2017年6月至今,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2018年9月-2019年9月 美国俄勒冈大学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包装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外国建筑史、建筑设计初步、环境建筑制图与透视、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实践、大师作品鉴赏、模型制作。
研究生课程:专题建筑设计
【研究方向】
设计艺术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
【主要论文】
1.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镇江历史风貌区街巷空间更新设计研究.设计,2018(3)
2.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界面形态的量化方法——以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例.城市问题, 2017(11),CSSCI;
3.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可达性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7,03(05) CSSCI
4.基于体验设计理论的商业空间公共设施研究,包装工程,2016(5)(CSCD);
5.解析现代景观雕塑的构形法则,大舞台, 2015(5)(中文核心);
6.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of Historical Village Environment- Take Huaiyin Village of Zhenjiang as Example,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8)(EI);
7.历史街区功能置换中公共空间的营造——以无锡南长街为例,城市问题,2014(1)(CSSCI);
8.体验经济下城市历史街区的功能置换,城市问题,2013(3)(CSSCI);
9.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历史街区因素分析,美术大观2013(7)(SCD);
10.高校周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设计思路研究,山西建筑2014(5);
11.初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美术大观2009(10)。
【主要著作】
1.霍珺,韩荣,陈嘉晔,环境建筑设计与表现,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1
【在研与结题项目】
在研项目:
1.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江南传统村落记忆场所的挖掘与活化:基于社交媒体的艺术设计方法研究”,主持
2.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镇江历史风貌区街巷空间形态的数字化保护与再生研究”,主持;
结题项目:
1.2017横向课题“传统居住街区空间形态的定量分析与保护更新”,主持。
2.2016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一般课题《镇江市城中村居住形态现状与更新对策研究》,主持;
3.201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扬州与苏州古建筑雕饰图样比较研究”,第三;
4.2013年镇江市软科学研究项目 “镇江市以高校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构建与发展思路研究”,主持;
5.2012江苏文化科研课题 “江苏省内以历史街区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建设发展思路研究”,主持,优秀。此课题获2014镇江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入选《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成果汇编(2008-2013)》;
6.2013江苏省文化科研项目“镇江市历史文化村落形象整合与环境改善修复系列方法研究”,排名第二。
7.2013江苏省教育厅硕士生教改项目“SPBL构架下环境设计类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排名第三。
【主要成果】
1. 获2014镇江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
2. 获2013年镇江市社科界第二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
【获奖情况】
1.2017年获江苏大学优秀学业导师称号;
2.2017江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四;
3.2016年获江苏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4.2013年获江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5.课件《建筑艺术鉴赏》获2013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课件遴选一等奖,第四;
6.2013中国建筑艺术“青年设计师奖” 最佳指导教师;
7.2012年教育部主办全国首届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艺术设计类全国二等奖;
8.镇江市“月星九润杯”环境艺术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重要学术活动】
1.第六届“中国营造”2017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双年展暨“文脉的感知”——亚洲城市空间设计论坛
2.组织并参与美国爱达荷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的学术交流活动。
3.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镇江市社科界学术会;REET2014;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