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民

教授

江苏大学

学习经历:<br>1982.9~1986.7,南京工业大学(原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学位论文为《乙苯脱氢催化剂研制》。1986.9~1987.3在大连轻工业学院进修发酵工程专业。 1997.9~2001.6在江苏理工大学在职申请获得硕士学位,学位论文为《超临界CO2在填料塔中连续浓缩鱼油EPA和DHA的研究》。2006.9~2015.6统招在职攻读并获得江苏大学农产品贮藏及加工专业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的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不加或加硒米糠麸皮全料的研究》。<br> <br>工作及研究经历:<br>1986.9~1987.7扬州大学(原江苏农学院)见习助教,1987.7~1993.5扬州大学助教(其中1988.3~1988.8在江苏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工作),1993.5~1995.12扬州大学讲师,1996~2000.5江苏理工大学讲师,2000.5~2007.7江苏大学副教授,2003年起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7至今江苏大学教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课题的研究任务1个,主持其它部、省、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第2和第3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第2参加国家重点研发国际合作项目1项,参加6项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主持和参加多项学校教研项目。发表各类研究论文68篇,EI和SCI收录19篇。参编专著和教材8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件,实审中国发明专利9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件。获得各类奖励22项。《珍稀食用菌灰树花高效高值化转化利用米糠和麸皮新技术》2012年3月通过农业部的技术鉴定,颁发了部级成果鉴定证书。主讲本科生食品工程原理、创造学基础课程和研究生传递过程课程,建设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网站1个和食品工程原理慕课课程1门,建设研究生传递过程在线课程1门,江苏大学在线课程重点建设项目食品工程原理负责人。指导硕士研究生35人,外国留学生1人,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7人。<br> <br>学术社会兼职及荣誉:<br>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第二批,2014年入选)《食品工程原理》主编、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一届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库(2011年建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评议专家、中国《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杂志审稿专家、江苏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农业工程学会会员、江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1999.9~2001.9,2004.9~2006.9)、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2004年)、江苏大学优秀教师(2006年)。2017年获江苏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创造学引导的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食品工程原理为例,排名第一。2017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强工程、重交叉、促创新”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排名第11。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