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勇

副教授

广州大学

基本信息:许勇,男,汉族,江西宜春人,1975 年 7月生,结构工程专业教师,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1998年6月毕业于广州大学(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城镇建设本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广州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9月开始在职攻读中山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8年6月本科毕业在华南建筑学院西院(现广州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作,2000年7月至今在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2005年晋升为讲师,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现兼任广州市建设安全学会理事、广东省土木工程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环境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广东省综合评标专家、广东省应急专家、广东省建筑安全协会专家、广州市公共资源评标专家、广州市科技专家、南海市财政项目评标专家等。
研究方向:重大工程安全预警;混凝土结构抗震、减震;岩土工程与地基处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  
主讲课程: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工程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试验与检验技术、结构概念设计、建筑结构与选型、地基处理、地下建筑结构。
主要科研成果: 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的纵横向项目20余项,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聚酯纤维配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软岩水-力耦合的流变损伤多尺度力学实验系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管理机制与模式以及运营保障制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多孔岩土材料固相变形与流体扩散耦合的多尺度自适应建模方法研究》、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耐久性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二氧化碳地层储存的多尺度计算框架与污染物扩散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新型节能环保装配整体式住宅关键连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软岩软化的表面效应与计算方法》、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高速公路重大灾害智能监测辨识预警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复杂条件下立体交叉隧道盾构穿越的力学耦合机制与风险控制》、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万科装配整体式结构节点试验研究》、中石化《惠州加氢尾油工程填海地基处理》等;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工业建筑》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管理机制及运营保障制度研究》、《土木工程事故处理》、《基础工程测试技术与案例分析》等著作10余部;参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2部。
主要教学成果:出版《新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新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地基处理》、《建筑结构》、一级级注册建筑师考前辅导书及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教材《建筑施工新技术》等教材10余部,完成教学科研项目4项,指导学生创新试验等活动10余项次,在《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杂志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篇。
奖励与荣誉: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项共计10余项,包括《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地基处理新技术》获2013年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型科技场馆土木建筑工程灾害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科学中心土木建筑工程灾害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2年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科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创新实践》获200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获得各级各类教学奖项共计10余项,包括2013年广州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广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全国混凝土结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10年广州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广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广州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广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联系电话: 020-39366955
电子邮件:xyjerry1975@126.com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