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应用心理学

开课班次:
开课时间: 2020-09-21 — 2021-01-20
选课时间: 2016-07-25 — 2020-10-25
加入课程 1345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本课程将精选八项心理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议题,藉由生活对象设计(人因心理学)、消费行为、领导管理、性格分析、犯罪行为、心理保健与心理测验、人际关系等方面运用生活知能、个体行为与态度、测验诊断加以说明诠释应用心理学之奥妙。例如:自行车设计动向、民众购车消费行为、便利商店兑币代换机制、组织领导策略、关注情绪管理、人格特质透析、以及如何经营成功良好的职场与人际关系等事例,深入浅出探讨来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经验分析概念。

(欢迎选修本课程,本课程自2019年起改以开放学员修课,但不提供课程的教学互动,如作业修改,讨论区等,敬请见谅!)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性的科学,剖析个体的内隐心理历程和外显行为反应。涉及范围广泛,涵括有认知、情绪、人格、人际、和领导等多方领域,同时也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婚姻、消费、家庭、对象设计等密不可分,心理学的影响层面扩及到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生物等层面。因此,探讨分析心理学所产生的生理行为间接亦或直接影响到个人心智,运用大脑运作模式来解释个人行为,应用层面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本课程之目标在于探讨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基础原理、以心理学的观点检视剖析周遭生活中的个人与社会行为现象,并进而能够觉察与改变个人的心理历程与行为模式,终而能够经营圆满合谐而健康的人生。

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在线教材将以较短的课程长度实施9周,每周2小时,共18小时,每周规划一主题(topic),每一个主题分为若干节(section)或讲次(lecture),以及符合学习专注力时间长度的上课内容(15分钟小单元),透过在线学习平台,由教师制作提供主题明确且长度适中的单元教学影片,辅以测验及作业,让学生依自己学习步调在线自我学习,并藉由教师设计安排的学习互动,与老师及同侪于虚拟平台或实体空间进行探索讨论。教学互动及评量回馈,提升在线学习的质量及效能,期能建立华文课程品牌。

考核标准

“好大学在线”的课程成绩有在线成绩和综合成绩。
在线成绩包括主观练习、客观练习、课内讨论、课件浏览。每个部分的比例构成由教学团队确定。在线成绩合格者(即≧60分)就可以申请学习证书。
本门课程在线成绩满分100分,其中:客观练习50%,主观练习20%,课件浏览20%,课内讨论10%。
课程的综合成绩满分100分,由在线成绩、线下成绩(考试)、其它项三部分构成,其它项包括但不限于翻转课堂,可能还有其它的加分项。其中:在线成绩50%,线下成绩50%,另外还可能有额外加分的其它项(翻转课堂5%),调查问卷(5%),但总分不超过100分。一般情况下,课程的综合成绩≧60分,即为课程合格。
学分学习者要申请学分,以综合成绩为标准,“好大学在线”将提供综合成绩给各合作学校教务处,由各校教务处确定成绩合格标准。“好大学在线”学员可向其所在学校教务处申请学分认证(各校慕课学分政策,请咨询所在学校教务处)。

具体说来,成绩各构成部分详细情况如下:
1、客观练习
通常会与每周学习内容同步发布(也有可能延后几天),以帮助大家回顾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主要形式为客观题,提交后系统自动给出评分。

2、主观练习
主观练习一般以互评作业的形式出现。互评作业包括“答题阶段”和“互评阶段”,都需要大家认真完成。每个学生的作业分数由作业成绩和互评作业分二部分构成。

【答题阶段】:
通常会与每周学习内容同步发布(也有可能延后几天)。发布之后即进入答题阶段。这一阶段请大家认真回答并注意保存答案、及时提交,在答题截止时间之前可以随时对答案进行修改。
【互评阶段】:
在答题截止时间之后,自动进入互评阶段,这时不能再修改自己的作业提交,但可以看到参考答案及其他同学的答题,这一阶段需要对若干名同学的作业进行评分。
学生对他人作业的评价行为(评阅数量及评阅质量)将计入分数,称为互评作业分。仅完成答题但没有完成评价任务的将导致扣分,甚至不能获得互评作业分。

3、课件浏览
学生需要观看课程视频来学习课程,系统会记录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系统最终以观看视频的总体情况来进行判分。不看视频、少看视频将可能会导致扣分。

4、课内讨论
课程都有一个课内讨论区,学生可以进入讨论区积极参加课程学习讨论。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将被记录下来,作为评分依据。

5、线下期末考试
课程临近结束,学分学习学生须报名参加线下期末考试。

6、“翻转课堂”
根据课程实际运行情况,教学运行团队将组织形式多样的“翻转课堂”。协助教学运行团队组织、参与、课堂表现优异的部分学员,可获适当加分。

7、“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主要是想了解学习者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历程和结果的情意感受。包含对于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学平台、学习成效评量等方面的态度。可以作为教学的回馈修正意见。学生参与调查问卷的情况将被记录下来,作为评分依据。

教材教参

Sternberg, Robert J. (2004). Psychology 4th.C.A. Thomson Wadsworth.
Bekerian, D. A. &Levey, A. B. (2005). Applied Psychology. Oxford.
Cascio, W. F. &Aguinis, H. (2005). Applied Psychology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earson Prentice Hall.
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APA)资源
张春兴(1991). 现代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
张春兴(2003). 心理学原理。台北:东华书局。
张春兴主编。世纪心理学丛书。东华书局(繁体字版)。浙江教育出版社(简体字版)。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