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下游技术实验

抱歉,您来晚了,本次开课已结束!
加入课程 1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生物药物下游技术实验》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之间起着承接桥梁作用,训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未来药物生产工程工程师” 的综合实验课程。为此,本教研室“立足产品产出导向、切入问题”,即针对教学对象大三学生已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面对实际应用,存在“知识碎片化,缺乏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问题。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产品生产所涉及的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与鉴定等关键性步骤融入到10个实验中(6个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仿真性实验和生产性实验各1个)。为学生具备完整的产品生产体系,本实验课程设计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生产性实验”五层次教学实现“学、思、研、践”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尽快与社会就业接轨。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育人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分离工程理论基础,能够立足于地方生物医药千亿产业链,深入基层、胜任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生物制药分离设备的原理、设计和分析,掌握提取、破碎、粗分离和精制分离等分离纯化生产装置的结构设计、最优操作条件的确定及控制、模拟放大,能对特定分离过程的质量、能量、纯度等关系及其工程学进行解析处理。
能力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生物分离工程专业理论的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计算能力和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更高层次的生物制药工程专业学习和从事药物专业设计、生产、管理等奠定的基础。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通过药物生产为人民的生命健康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学习要求

要求实验前做好预习,对实验目的、装置安装、操作流程、需要测最的数据等有清楚的了解后才可以进行实验;要求独立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准确读取数据,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释实验现象;应具备对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进行评价。

考核标准

1)课程成绩占比:课程成绩满分100分,根据课时数、实验的难易,确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各占比为20%,仿真实验占10%、生产性实验占30%.
2)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具体考核评价方法采取量化和模糊相结合,评价内容包含技术实践质量评价、职业素养与科学探究精神评价以及思政教育效果等,评价表的设置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章可循,促使学生在实验中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能主动认真完成实践教学的各项要求,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见如下。

实验项目考核细则:

课前
预习过程(15分):
-预习报告(基础要求)(7分)
-预习报告(提高要求)(8分)    
-预习报告(高阶要求)(10分)    
-模糊(思政):挑战精神、创新精神(5分)    

课中
设计实验讲解、讨论(10分):
-设计的技术路线是否完整(3分)
-设计的实验是否可行(考查文献阅读)(2分)    
-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所提问题能否正确回答(3分)
-模糊(思政):安全意识、合作精神、 设计思维、工匠思维、批判性思维(2 分)
实验过程(35分):
-实验步骤是否清晰、且能完整操作(12分)
-组内、组间是否会针对结果进行讨论(9分)    
-操作是否规范、实验台面整洁度、垃圾的处理(8分)    
-模糊(思政):安全意识、合作意识、设计思维、工程思维 (6 分)
实验总结(10分):
-语言表达是否清晰(3分)
-概念是否准确(2分)    
-对自己实验结果分析是否透彻(3分)
-模糊(思政):诚信意识、合作意识、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2 分)

课后
报告(论文)(30分):
-报告(论文)是否包含实验过程描述、分析、讨论(8 分)
-报告(论文)前言是否有逻辑、条理清晰(4 分)
-讨论是否具有创新性(4 分)
-报告中对整体系统设计是否有优缺点分析,是否有改进方案的建议和设想(8 分)    
-模糊(思政):诚信意识、合作意识、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6 分)            
备注:开课期间会利用讨论区或课后找老师讨论与实验有关的方案、数据分析等,均可获得5-8分加分

教材教参

《生物制药下游技术实验指导》.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手册》. 科学出版社,2010.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