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信息可视化设计是数字媒体艺术系列课程中一门重要的专项设计课程。它主要介绍各种类型的信息视觉化表达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信息可视化设计理论知识,培养信息可视化设计创意思维,理解设计流程,认识信息可视化中的结构模型,掌握信息可视化中的图表模型的设计,信息可视化中要素的选择与设计的技法,并将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中。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学到信息可视化设计在信息传递中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基本建立对各种媒体信息的形象化、视觉化迁移的意识。通过对经典案例分析,逐步养成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审美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创新意识、探索精神、自学能力、科学素质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学习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信息结构与结构式视觉图形表达的能力,图形语言提炼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视觉图形语言的选择和应用能力,形成专业的信息可视化设计能力。同时使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及实验探索能力得以训练并提高。
考核标准
该课程是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课程,考核主要为线上成绩和课堂成绩,以及课程考试成绩。
线上成绩:课件浏览、客观练习、主观练习、课内讨论
【课件浏览】——考核大家是否观看视频和文档,漏看将扣分
【客观练习】——主要考核点,随章节内容一起发布,以帮助大家回顾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提交后系统自动给出评分。考核大家对于章节的掌握情况,提交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两周。
【主观练习】——主要考核点,随章节内容一起发布,考核大家对于章节的掌握情况。
采用同学之间互评、教学团队处理申述和最终判定的形式进行。
提交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两周、互相评阅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两周、申述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三周。一般需批改3-6份作业以上,并得到3-5位同学的批改。批阅过程、批阅质量均对最终互评题得分产生影响。
【课内讨论】——鼓励同学对主讲团队发起的议题进行讨论。大家参与讨论的情况(发帖、回帖、提问等)将被记录下来,作为评分依据。
线上成绩各部分所占比重: 线上成绩=课件(视频)浏览 * 60% + 客观练习 * 15% + 主观练习*15% + 课内讨论 * 10%
--------------------------------------------------------------------------------------------------------
☆☆☆☆☆ 五星提醒:请同学们务必完成视频学习,按时完成练习 ☆☆☆☆☆
---------------------------------------------------------------------------------------------------------
教材教参
1、《叙事逻辑在信息图表设计中的应用》顾于程 张大鲁 湖南包装 2020
2、《信息图表设计》课程作业展示 覃京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KING77 2017
3、《图解力:跟顶级设计师学作信息图》 作者:(日)木村博之 人民邮电出版社
4、《不只是美 信息图表设计原理与经典案例》作者:(美) Alberto Cairo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5、《图形对话——什么是信息设计》 作者:孙皓琼 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