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广东省钢结构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刘坚)制作了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
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这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发展钢结构建筑。钢结构是一种绿色建造技术,技术含量高、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品质功能的优势。在建设领域广泛应用钢结构,会有效推动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化解钢铁产能过剩。
我国是一个钢铁大国和制造业大国,21世纪以来约生产了70亿吨钢,支撑了建筑、交通、造船及汽车等相关产业发展。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钢结构体系的应用创造了极有利的发展环境。从发展钢结构的主要物质基础来看,自1996年开始,我国钢材总产量就已超过1亿吨,并连续几年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上钢产量最多的国家。自2004年开始,我国钢材总产量就已超过4亿吨,截止2015年,我国钢材总产量达到13亿吨,近几年随着钢产量供过于求,钢材价格大幅度降低,国家技术政策的扶持,钢结构已在多高层房屋建筑结构、大跨度建筑结构和空间结构、桥梁建筑、电力塔桅结构、海洋平台、港口建筑、水工结构、矿山建筑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有资质钢结构施工企业超过3000家,从业人员约50万人,产值约5000亿元。2014年钢结构产量达4200万吨,超过欧、美、日、澳产量总和。但是,“十二五”期间,我国钢结构用钢量占钢产量的比例仅为5%~6%,在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和桥梁结构中,钢结构所占比例还不到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平均水平。所以钢结构应用前景很广泛。
本课程主要讲授钢结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钢结构的材料性能,焊接连接和螺栓连接计算,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及拉弯压弯构件等基本构件的性能和计算。
本课程与现行的规范、规程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我国钢产量世界第一,随着计算技术和软件工程的发展,以及为了解决产能过剩,目前国家鼓励使用钢结构,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课程实践性强,讲授时通过一定量的例题,使学生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希望学生学习时需要完成一定量的习题作业。为了适应不同学时和不同学习对象的要求,还加入了一部分比较深入的内容,供学习对象自由选学。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钢结构材料的基本性能,学会选用钢材的方法;掌握基本受力构件稳定设计方法,基本受力构件之间连接的设计计算方法;熟悉基本受力构件的构造设计。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实践性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参与一定数量的试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科研能力,并通过对科研项目的深入分析或多种计算方案比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结合科研项目,把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应用于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要求
钢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失稳,所以钢结构的学习应该抓住稳定这条主线,这与混凝土结构学习以强度为主不同。学习中注意有关稳定概念的建立,熟练掌握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中轴心受压构件、受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有关设计计算方法,并且注意有关构造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本课程实践性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 同时希望学生学习时需应完成一定量的习题作业。为了适应不同学时和不同学习对象的要求,还加入了一部分比较深入的内容,供学习对象自由选学。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对慕课学习为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与电化教学手段,讲授时通过一定量的例题,使学生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加深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实际工程录像和科研试验录像等环节,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考核标准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考核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有关考试考核办法,如有和学校考试考核办法相违背处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一、考试形式
根据课程特点可采用 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结合进行。阶段测试只是检查学生学习状况,便于后续教学的整改,其时间由教师根据学习进度安排;期末考试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二、 命题工作
1.命题的原则
(1)代表性原则 考试不可能面面俱到,应抓住典型的知识点加以测试;
(2)独立性原则 统一知识点不能重复测试,此试题最多只是彼试题一个线索和提示。
(3)难易适度原则 试题太难或太易,都没有区分度,要避免“试题面前人人平等”的机会及偏题、怪题的出现。
(4)利于客观评分原则 试题应制定相应的标准答案或参考标准以及详细的评分标准。
2.命题的基本要求
(1)紧扣教学大纲,不超纲。试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设计,内容要科学、严谨。着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行考查。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题覆盖面要达到全部知识点的80%以上;同时针对课程本身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突出重点,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普遍性。
(3)试题规范、题型丰富。为了多方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应根据学科特点和考核目的制定丰富多样的题型。
(4)试题应难易适中,题量、题数适当,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少。120分钟的考试 ,题量以学生能在100分钟内完成为宜。A、B试卷的难易程度应当保持一致,不能有较大出入。
(5)拟分科学合理,采分精确。每一份试卷拟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试卷分值分布、评分标准要做到科学、严谨、合理,采分要精确。
教材教参
1.戴国欣,《钢结构》(第四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年5月
2.刘坚,周观根 编著,《钢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科学出版社,2015年08月
3.刘坚,周观根 主编,《大跨度空间建筑钢结构》,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15年08月
4.刘坚 著,《钢结构高等分析的二阶非弹性理论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2年06月
5.刘坚 主编,《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科学出版社,2005年09月
6.刘树堂,贾玉琢,刘坚 等 编,《钢结构》,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5月
7.编制组,刘坚(主要起草人),广东省《钢结构设计规程》,DBJ 15-102-2014
8.编制组,《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