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作为零起点课程,《基础德语》遵循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坚持“实用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设计原则,适合所有对德语学习怀有兴趣的学习者,并能为他们达到德语欧标A1的语言水平打下基础。
课程分为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设置语音、词汇、语法、会话小节和课堂讨论(语音学习设置在前五单元中,语法学习从第二单元开始),辅以随堂练习、单元作业和单元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在原有基础上,增补了语音资料、口型说明、语音练习、词汇课件及相关作业,丰富了课堂讨论的主题,包括德国社会文化、词汇扩展与练习、语法概念辨析、句型应用与实践、短文写作指导、学习经验分享等,并新设了进阶内容,提供给学有余力或已有一定德语基础的同学使用。
语音小节包括口型解说资料、视频例词朗读、听音辩词练习,帮助学习者从最基本的字母、字母组合发音、句子的语调开始,逐步学会正确朗读德语单词和句子。
词汇小节包括视频学习、词汇表、随堂练习,总结并教授不同场景对话中常用的基本词汇及其使用,配合教师的朗读和解释,为接下来学习对话做好准备。
语法小节包括视频讲解、板书课件、随堂练习,力求帮助学习者掌握德语遣词造句的规则,更好地理解对话或短文,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为学习对话打下基础。
会话小节包括视频动画、会话原文。课程选取了十四个不同主题的日常对话和故事,采用动画人物演绎对话情境,并融合教师对于句型搭配和固定用法的讲解,授课重点突出,寓教于乐。视频末尾处还特别介绍了相关德国社会文化概况。
课堂讨论分为两大类主题,一类与德国社会文化相关;另一类则更贴近授课内容。
此外,课程已应用于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混合式教学,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和课件资料。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1. 使学习者了解德语字母、语音和语言的特征。
2. 使学习者掌握500个左右的基本德语词汇和九大基础语法点。
3.使学习者初步建立起运用德语进行阅读的能力。
4.使学习者初步具备撰写基本符合德语语言表达规范的短小对话或作文的能力。
5.培养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学习要求
无专业知识要求
下定决心——学习语言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明确学习语言的动机,想明白是出于个人兴趣还是“无奈的必须”?替自己下定一个决心。
确定投入——课程持续三个多月,每周上新,绝不“留白”。思考计划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
心理准备——“万事开头难”,对于学习新事物而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所预判。
资料准备——课程提供的资料基本能满足学习需求,可酌情考虑购买教参。
考核标准
1. 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完成所有知识点相关视频和文档的学习,占分10%。
2. 随堂练习:随章节视频内容一起发布,帮助学生自行检验对于章节的掌握情况。
3. 作业:采取互评的批改方式,包括语音作业和写作小作业。
4. 单元测试:每一单元结束后,学生必须完成单元测试。这部分的成绩占最终成绩的60%。
5. 课堂讨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在“课堂讨论区”的总发帖或回帖量大于等于10个,可得满分。论坛回复情况占最终成绩的10%。
6.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考察课程中的词汇、语法及句型表达,占最终成绩的20%。
教材教参
《当代大学德语》第一册(学生用书),梁敏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新编大学德语》学生用书(1),朱建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大学德语教程》第1册,虞龙发等,同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