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随着数码技术日臻成熟,摄影不但从贵族走向平民,而且演变成了全民影像运动,博客、个人空间漫天飞舞。众多新闻通讯社越来越少依赖专职摄影记者,把目光投向广大业余摄影爱好者。读图时代无需理由的扑面而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摄影既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内容。
本课程既是素质课程,也是运用课程。从技术上,现在进入了数码时代;从概念上,进入了读图时代。因此,图像信息传播已成为现代一种重要手段。摄影课程正是集科技艺术和时代发展的交会点和象征性,也是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制高点。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以摄影为手段,有一定的水平的图像处理能力,并有基本的摄影艺术修养和摄影视觉思维,以摄影为入点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发展。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一、 工作需要 二、生活需要、三、审美的需要
本课程包括的内容:
本课程学习内容为摄影器材的基本结构、摄影常识、构图规律、摄影的视觉思维等知识、摄影的门类、摄影史和流派。
本课程由于实践性的特征,将通过平时作业和最终的考核----摄影专辑(由学生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独立拍摄,配以介绍专题背景、拍摄手法、评价拍摄效果、版面效果等综合作业)合成最后的成绩。
曾经有学生说没有相机,能否拿别人的相片进行评论也算。摄影鉴赏只是本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更注重的是实践和技能的学习,所以作业必须自己拍摄完成。
课程大纲
考核标准
作业与考核
该科成绩由平时作业和最后考核组成,平时成绩为40%,最终考核为60%。
一 平时作业
第一章
思考:什么是摄影?(不但从从教材、参考书,更要从自己的感悟去理解)
第二章
器材
1 135相机有什么特点?
2 影响数码相机成像的因素是什么?
解答要点:
1,135相机体积小,分量轻,容易携带。镜头有效口径大,对不同光线适应能力强,在光线较暗又不能或不准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还可以拍摄,又能记录自然光线特有的气氛和效果,有高速度快门,能满足拍摄高速动体的需要。
缺点是带帘幕式会使闪光同步受到限制,使用闪光灯的时候不能达到很高的快门速度。
2 数码相机感光度高时,成像也会出现颗粒。影响数码相机感光器件成像的因素,一是感光器件的面积,二是感光器件的色彩深度。
第三章
1 实践题,比较照片,体会光圈控制光量和景深的两个作用。
2,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3,实践:拍摄一组照片,学习利用顺光、测光、逆光、闪光灯慢门来表现。
实践目的:尝试用不同光线效果表现影像意义。
解答要点:
2,影响景深的主要有镜头焦距、光圈口径、拍摄距离三大基本因素。
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长;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短。
光圈越大,景深范围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范围越长。
第四章
内容:(1)风光两幅
目的:训练学生的画面构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
内容:(2)人物一幅
目的:摄影者要注重对的画面构图能力以及对镜头中人物的视觉审美能力,感受静止的画框与活动的人物的关系。
第六章
新闻摄影
1,新闻摄影的主题要求有哪些
2,从大的方面看,新闻摄影的题材可以怎样来划分
解答要点:
1,新闻性:评价新闻照片和评价艺术照片的尺度是不同的,因为两者之间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取向不一样。
新闻照片的主要功能是为读者提供信息,艺术照片的主要功能则是供人观赏。
……
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不能是虚构、主观臆造。
直接性:所拍形象直接来自现实生活和新闻事件发生现场,所拍的形象直接呈现给读者,不经再加工,直接作用于社会。
及时性
倾向性: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以客观公正为前提的倾向性,不能因强调倾向性而歪曲事实。
2,
从大的方面新闻摄影的题材划分为:
事件性新闻:预知事件新闻/突发事件新闻
非事件性新闻
二 考核
本课程由于实践性的特征,将通过平时作业和最终的考核----摄影专辑(由学生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独立拍摄,配以介绍专题背景、拍摄手法、评价拍摄效果、版面效果等综合作业)合成最后的成绩。
作业做成ppt或电子相册,通过网络提交,并附上相片原文件。
教材教参
参考书籍
徐国兴《摄影技术教程》,
《美国新闻摄影教程》,
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
颜志刚《数码摄影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