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考核标准
7.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具体分为:主观努力30分(考勤15分、课堂表现15分),行为规范10分,实践教学20分,期末考试40分,机考。
教材教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参考书: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全四卷),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全三卷),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全三卷),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胡锦涛:《胡锦涛文选》(全三卷),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