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鱼知道自己是湿的吗? 著名文化、媒介评 论家马歇尔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经常这样问。“它当然不知道,”麦克卢汉说,鱼的生活太受制于水,只有在没水之时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身处之境。 人与大众媒介的关系亦是如此。媒介已然完全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更甭说其影响了。媒介告知我们、 娱乐我们、取悦我们、烦扰我们。媒介改变我们的情感、挑战我们的智力、侮辱我们的智商。媒介甚至常常把我们降格成纯粹商品。媒介不仅定义我们,还在塑造我们的现实。
随着大众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无孔不入,以及网络等新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在日趋发达的媒介环境下,了解大众传媒与文化相关的知识,提升媒介素养,获得媒介批判的能力,了解大众传媒与文化的相关知识,获得新的视野和思考方式,对于当代人媒介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大众传媒与文化》正是这样一门课,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和了解媒介文化。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1.了解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新媒体等的发展现状和传播特点,以及不同媒介文化;
2.认识媒介、分析媒介、善用媒介和批判媒介的能力与知识,提供传媒知识和传媒素质;
3.开拓媒介视野、培养对于媒介内容与文化的兴趣;
4.引导正确的媒介价值观,建立起学生积极的媒介意识和媒介识读能力;
5.提高在信息时代的媒介修养和对日常媒介社会多一份敏感,提升思考能力;
6.理解媒介相关的前沿理论,获得思考、理解媒介的能力,获得批判思维及独立批判媒介作品的能力;
7.提高认知能力,培养对媒介以及媒介文化的洞察力,综合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综合素质;
学习要求
通过《大众传媒与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客观地了解报纸、广播、电视、杂志、DV、电影、广告、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等的发展现状和传播特点,各大媒介所形成的媒介文化,以及对我们生活、工作和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本课程教学,可以帮助认识媒介、分析媒介、善用媒介和批判媒介,提升传媒知识和传媒素质,建立起积极的媒介意识和媒介识读能力,帮助学习者提高在信息时代的媒介修养和对日常媒介社会多一份敏感,提高文化批判能力与媒介素养,提升独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
考核标准
[线上成绩]
[课件浏览]:__30___%
[客观练习]:__30___%
[主观练习]:__30___%
[课内讨论]:__10___%
[综合成绩]
[线上成绩]:__100___%
[线下成绩]:__0__%
[其他](翻转、论坛):___0__%
教材教参
(美)斯坦利·J·巴伦著 刘鸿英译 (作者):《媒介认知与文化》第3版,2005年
巴兰: 传播概论-媒体素养与文化-(第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
[美] 查尔斯·斯特林(J.Charles Sterin) 著;王家全 等 译.大众传媒革命,2014
(英)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1
作者:[美] 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 戴维斯 著 曹书乐 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2014
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新华出版社,2005年
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潘知常 林玮著:《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
李岩:《媒介批评:立场 范畴 命题 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蒋原伦:《媒介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