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信号与系统Ⅰ(Signal and System Ⅰ )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专业基础课,是电子、通信、信息等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这些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课程。该课程是将学生从电路分析的知识领域引入信号处理与传输领域的关键课程,对后续专业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的概念和方法,在无线电技术、通信系统、自动控制、雷达技术、图象处理、遥感技术、地震学、海洋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课程主要研究、讨论信号与系统在时域、频域或其他变换域的分析与综合方法以及相应的工程实现。具体包括:信号的种类及其表示形式、运算、变换;系统特性与描述方法,可以对系统作时域、频域或其他变换域的分析与综合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关于信号与系统的时域、频域和复域(s域和Z域)的分析方法,正确理解各种分析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该课程的概念和方法在无线电技术、通信、自动控制、雷达技术、图象处理、遥感技术、地震学、海洋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获得上述基本知识,而且可以在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诸方面得到提高,可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人工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等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今后从事专业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1)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2)能利用仿真软件对信号和系统进行分析、设计;
(3)掌握信号与系统相关的实验手段和培养初步的设计能力;
(4)熟练应用信号与系统的理论,解决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学习要求
(1)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2)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
(3)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4)掌握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5)掌握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方法;
(6)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
(7)能熟练应用信号与系统的理论,解决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考核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
《信号与系统》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及计算机、通信、光电、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初步培养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检测以及网络、控制理论打下基础。
二、成绩评定方法:
1.平时成绩占(30~40)%,期末考试成绩占(70~60)%
2.平时成绩来自于考勤、作业、单元测试及讨论、小论文等;
3.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
三、试题类型: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判断题;
(4)作图题;
(5)计算与分析题;
(6)综合应用题。
四、成绩评价标准
17级及以上的年级: 本课程总成绩为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的总和。总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8级及以后的年级: 本课程总成绩为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的总和。总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另规定:(1)线上学习时间不能少于规定时间的80%;(2)线上布置的作业需要全部完成并参与期末考试。上述(1)(2)条件满足且总成绩为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教材教参
本课程教材介绍:
1.《信号与系统》(第2版)
作 者:陈后金等 主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18/11/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5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40038306-5
作者简介:
陈后金,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主任,国家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其任教专业为电子信息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