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创作基础

抱歉,您来晚了,本次开课已结束!
加入课程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二年级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主要通过讲授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教授学生通过分析稿件确立播音创作的整体观,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明确播音员主持人在进行有声语言创造时的责任与使命,掌握播音创作中内部感受与外部表达的技巧。课程以广播电视及新媒体的有声语言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有声语言表达是一项创造性活动的观点,概括了有声语言的创作原则、方法,有声语言的创作过程和表达规律。
   本课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全媒体融合发展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培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发展需求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播音主持人才为导向,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平台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改革与创新,成效显著。
本课程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新闻观与跨媒体播音主持实践的具体案例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对文艺观、新闻观的应用能力。2020年本课程获得**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基于本课程实践训练内容创作的学生作品,在多个媒体平台播出并多次获奖。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播音创作基础”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语言表达的理论基础课。该课程从播音语言的表达特点入手,了解播音有声语言的创作规律,通过稿件分析,了解文字的逻辑、层次对语言表达的引领作用 ,帮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创作”意识,运用有声语言创作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通过文字的影响在脑中建立想象、联想体系,丰富有声语言的表达层次,学习内在语、对象感,明确语言表达的目的性,并根据稿件内容的需要完成内外部技巧的统一,从而为后面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表意基础。

学习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播音创作的基本规律,从内外部技巧入手,完成有声语言的再创作。要求学生运用以往所学知识,从分析作品段落、层次开始,并根据作品创作年代、风格特点、文体、播出目的等完成前期的消化理解环节,结合外部语言表达的语气、节奏、停连、重音等技巧,达到以内部感受带动外部展现的目的。为本专业毕业要求中“有良好的播音主持发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新闻、综艺、社交专题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具有文学作品朗诵和影视剧演播、配音的创作能力”打下基础。

考核标准

1.平时成绩    
(1)课堂考勤:每旷课一次扣除5分,每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者得10分。同时,根据广州大学教务规定,以下情况不予考核、无成绩:旷课累计达到总学时1/4者(8学时);缺课(含旷课或请假)累计达到总学时1/3者(11学时)。    考核权重(%):10
(2)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8次课后播读作业,上课对学生进行听评讨论,每次作业占2分,加满15分为止。考核权重(%):15    
(3)练声作业:每次练声计1分,根据考勤情况进行评分,加满30分为止。考核权重(%):30    
2.期末考试:口试(有声稿件播读)    考核权重(%):45

教材教参

主要教材: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著.播音主持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辅助教材
(1)高贵武.主持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付程.实用播音教程第2册——语言表达[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4)(美)Nancy Reardon.镜头前-如何报道.主持.采访[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