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技术

抱歉,您来晚了,本次开课已结束!
加入课程 1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精密测量技术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本课程主要讲述几何量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有关的量值传递等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几何量测量技术的实际与理论知识,并为今后不断掌握新的测量技术与知识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了解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了解长度尺寸、角度、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和圆柱齿轮的精密测量方法,了解三坐标测量技术、自动测量技术以及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掌握精密测量方法的拟定原则和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掌握基本检测对象,包括长度、角度、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以及螺纹和齿轮参数的精密测量方法的原理以及数据处理问题。

学习要求

每章学习要求如下:
1、绪论
测量、测试、计量、检定等的概念、区别及联系,测量的四要素
两个重要的测量原则:阿贝测长原则和圆周封闭原则
测量力和测量环境对测量的影响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评定方法
2、长度测量
米的定义沿革及新定义的特点
线纹尺检定的绝对测量法和相对测量法
量块检定的绝对测量法
轴径零件测量的方法:影像法、测量刀法、和干涉测量法及误差分析
孔类零件的测量方法:用灵敏丝杠测量和701型孔径干涉测量仪测量
大尺寸零件的激光干涉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微小尺寸的测量:激光衍射法测量金属丝直径、激光能量法测量光纤直径和干涉测量法
3、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线差法和角差法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统一基准法和对角线法
圆度误差的测量:转台式圆度仪和转轴式圆度仪
4、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微观形貌测量
表面错糙度的常规测量方法:比较法、光切法、干涉法、触针法和印膜法
表面轮廓的非接触测量方法:光学探针、外差干涉式轮廓测量和激光数字散斑轮廓测量
纳米表面形貌分析: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
膜层厚度的测量:光点极值法、椭圆偏振光法
5、角度与圆分度误差的测量
角度和圆锥角的测量:比较法、平台法、坐标法和光波干涉法
圆分度误差测量:绝对测量法和相对测量法    
6、螺纹测量
圆柱外螺纹的测量、圆柱内螺纹的测量、丝杠的测量、圆锥螺纹的测量
7、圆柱齿轮测量
齿形误差测量方法、齿向误差测量方法、综合测量方法
8、三坐标测量机及其应用
类型和组成、测量系统概论、数据处理问题、自动测量
9、自动测量
主动测量仪、自动分选机、虚拟仪器
10、精密测量技术的新发展
大尺寸绝对距离干涉技术:小数重合法的产生和发展和无导轨绝对距离测量原理
动态目标全姿态跟踪技术:运动目标空间位置激光跟踪测量原理、目标姿态测量模型现状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双频激光及相关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双频激光器研究的新发展和与之有关的测量技术
纳米计量科学与分子坐标测量机系统纳米计量学的产生、纳米计量技术和分子测量机

考核标准

课程成绩由以下两大部分组成
一、课程线上成绩(50%)
1、课件浏览(50%)
2、客观练习(25%)
3、主观练习(25%)
二、课程线下成绩(50%)

教材教参

《精密测量技术》(修订版)李岩、花国梁 主编  中国计量出版社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