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

抱歉,您来晚了,本次开课已结束!
加入课程 9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应用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是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是工程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应使学生理解统计原理,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增强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量化分析的素养和技能。

学习要求

(一)概论
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统计的涵义;统计学的特点;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统计工作过程。
掌握: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统计报表。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表的作用;编制统计表应注意的问题。
理解: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统计分组的意义;分组的种类;组距数列的编制;统计表的种类。
掌握:统计调查的种类;专门调查。统计分组的作用;分组标志的选择;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次数分布;统计表的结构。
(三)综合指标
了解:总量指标的计算;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总量指标。
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各种平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掌握:总量指标的种类;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全距;平均差。
熟练掌握: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四)动态数列
了解:长期趋势测定的意义。
理解:动态数列的概念;动态数列编制的原则;移动平均法。
掌握:动态数列的种类;最小平方法。
熟练掌握: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五)统计指数
了解:平均指标指数的应用。
理解:指数的概念;指数的作用;指数的种类;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分解;平均指标指数的三种形式;指数体系的编制和使用;因素分析。
熟练掌握: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平均指标指数的基本形式。
(六)抽样调查
了解:抽样调查的理论依据;抽样方案设计。
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抽样平均误差的意义;确定抽样单位数的依据。
掌握:抽样调查的特点;全及总体和样本总体;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抽样方法和样本的可能数目;抽样误差的概念;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可信程度。
熟练掌握: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抽样极限误差;确定抽样单位数的计算公式。
(七)相关与回归分析
了解:分组表计算的相关系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曲线回归。
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相关关系的种类;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散布图和相关表;回归分析的概念;估计标准误差的概念。
掌握:相关系数的测定与应用;简单直线回归估计标准误差的测定。
熟练掌握:相关系数的密切程度;直线回归;相关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的关系。

(八)SPSS软件操作
理解:SPSS软件的数据结构。
掌握:SPSS软件的基本应用。
了解:SPSS软件发展的历史。

考核标准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30%)+期末考试(70%)

教材教参

(1)《统计学》 袁卫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第4版
(2)《统计学》   贾俊平等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第7版
(3)《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张文彤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第3版
(4)《统计学》   郭显光主编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6年第1版
(5)《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黄良文主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6年第1版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