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舞蹈(一)

抱歉,您来晚了,本次开课已结束!
加入课程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中国民间舞课以教授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形态与舞蹈文化为中心,使学生掌握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语汇以及历史悠久、色彩斑斓的民间舞蹈文化。
本课程是舞蹈学(海外教育)、舞蹈表演两个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开设六个学期,共计216学时。 在这六个学期当中,学生们会系统学习汉、藏、蒙、维、朝、傣六个民族的民间舞蹈。
     本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紧紧围绕我院“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在突破以往舞蹈专业技能课“重技术、轻文化”基础上,力图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开展课程教学活动。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1、掌握各民族舞蹈形态,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2、锻炼学生肢体的协调性及内心情感表达,提高舞蹈表现力。
3、继承民族传统,传播中华文化。

学习要求

1、掌握所学的舞蹈组合,能够准确完成组合动作,正确把握不同民族舞蹈组合的风格性特征并能自然完整流畅的表现。
2、掌握汉、藏、蒙、维、朝、傣六大民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风格特征、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组合及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
3、结合所学各民族舞蹈组合启发学生探索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及其舞蹈的体态、动律、风格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与各族历史文化的关系。

考核标准

《中国民间舞蹈》考试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满分为100分。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占50%。
1、优秀(90分——100分):
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独立完成,动作规范、到位,节奏清晰,风格把握准确,动作协调且富有表情和表现力。
2、良好(80分——89分):
能够掌握所学内容并独立完成,动作较为规范,节奏较为清晰,风格把握较准确,动作较为协调,具有一定的表情和表现力。
3、中等(70分——79分):
能够掌握所学内容并独立完成,动作、节奏与风格的把握基本准确,动作较为协调。
4、及格(60分——69分):
能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动作、节奏基本准确。
5、不及格(59分以下)
没有掌握所学内容,动作不完整、节奏不清晰、风格不准确。

注:
平时成绩以上课的出勤率、课上的具体表现、课后复习与完成作业情况为基本依据。

教材教参

(一)教材
1、    潘志涛主编:《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东北秧歌》,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出版发行,2007年。(“十五”国家重点音像)
2、    潘志涛主编:《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山东秧歌》,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出版发行,2007年。(“十五”国家重点音像)
3、    潘志涛主编:《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蒙古族舞蹈训练教材》,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出版发行,2004年。(“十五”国家重点音像)
4、    慈仁桑姆编著:《藏族舞蹈教程——女班教材》,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出版发行,2002年。(“十五”国家重点音像)
5、    美哈阿依•喀依尔主编:《维吾尔族舞蹈——女班教材》,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出版发行,2011年。
6、    池福子:《朝鲜族舞蹈教程——女班教材》,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出版发行,2004年。
7、    白莹:《“五彩雀屏”傣族民间女子舞蹈教程》,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出版发行,1996年。
(二)参考书目
1、潘志涛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2、韩萍、郭磊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赵铁春、田露主编:《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5、纪兰慰、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6、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