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探究社会调查的具体技术、以及如何运用研究技术,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建构,明确研究的基本逻辑、分析单位、研究类型、以及研究计划的设计步骤;概念化、操作化和测量技术;指标、量表的建构;抽样方法,包括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的操作方法;调查研究,包括提问的基本原则、问卷的建构、问卷调查的类型、访谈调查、电话调查;定性实地研究,分析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和运用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基础社会统计学知识。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
运用相关理论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分析。
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制定相应问题的对策建议。
学习要求
1、关心社会问题
2、研究理论文献
3、具有实地研究精神。
考核标准
闭卷考试。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平时成绩由出勤、小组作业计算。
教材教参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汉密尔顿(著)、郭志刚(译).《应用STATA做统计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纳迪:《如何解读统计图表:研究报告阅读指南》,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第1、2章。
黄萃:《政策文献量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
罗伯特.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第1、2章。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第7-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