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乐理(中国)

抱歉,您来晚了,本次开课已结束!
加入课程 1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本课程设置为音乐学(海外教育)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旨在通过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微观和宏观层面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与掌握中国传统乐学声、音、律、音阶、板式、宫系、传统记谱法等相关内容。具备这些领域的相关知识后,能够正确运用方法理解和思考中国传统音乐,也可契合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专业设置重要培养目标。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中国传统乐理有大致的了解与认识,掌握涉及中国乐理的有关声、音、律、音阶、调系、律吕等微观问题,并深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与哲学、美学基础,体会中国音乐独特风貌形成的原因。

学习要求

分章要求如下:
序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认识中国音乐与传统文化的亲缘关系。
第一章:了解声音的四要素及听觉的差异性。
第二章:熟悉中国音乐直音与腔音体系,认识腔音生成的基础及特性。
第三章:掌握中国人独有的语言重音下带来的音乐重音特点。
第四章:认识音色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音乐独有的乐音性噪音的特点及使用、中西音色对比等。
第五章:熟练掌握传统音乐阶名、十二律吕名及传统工尺谱唱名体系。
第六章:熟悉生律法则以及各种传统律制体系。
第七章:熟练掌握五声音阶、七声音阶构成。
第八章:熟悉中国音乐节奏、拍与西音体系的区分,了解中国音乐的拍值分类,掌握板眼的概念及记写方式,不同板式的区分等。
第九章:掌握中国音乐宫系、调系的概念,熟练变换中国音乐之调系统和为调系统的变化。

考核标准

为考试形式,卷面成绩为准。90分以上,优秀。80——89分,良好。70——79分,中等。60——69分,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

教材教参

教材:《中国乐理教材》,杜亚雄、秦德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参考书籍:
《中国传统乐学》,童忠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传统乐理》,杜亚雄,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