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以“中国文化史”为讲授内容,立足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为学生展示华夏文明发展的进程,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将对祖国、民族的热情带到专业课的学习之中,激励他们在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领域做出杰出的成就。
课程内容包括制度文化与学术文化两大板块。制度文化包括:宗法、职官、教育、选举、礼乐、民俗、舆服等内容;学术文化包括: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内容。以上内容,涵括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展示中国文化的特色。
在教学中,以专题形式讲授,积极与学生互动。将历史上的文化现象、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使者,鼓励他们在文化领域进行创业。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语言学专业基础课,以“中国文化史”为讲授内容,立足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为学生展示华夏文明发展的进程,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将对祖国、民族的热情带到专业课的学习之中,激励他们在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领域做出杰出的成就。
学习要求
(1)上课认真听讲,勤做笔记;
(2)积极阅读提供的参考书目;
(3)关注当代文化发展,注重师生互动和同学之间的交流。
考核标准
课件浏览100%,客观练习0%,主观练习0%,课内讨论0%
课程内容不断迭代,成绩以当时的课程内容为准,一旦合格,可以申请证书。申请证书后,以结课处理,成绩不再改动
教材教参
一、教材
许结:《新编中国文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
二、参考书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钱穆:《国史大纲》
葛兆光:《宅兹中国》
杨宽:《西周史》
许倬云:《西周史》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钟敬文:《民俗学通史》
彭朝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历代正史中的《舆服志》等材料
皮锡瑞:《经学历史》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印顺:《中国禅宗史》
钱穆:《朱子新学案》
陈来:《中国宋元明哲学史》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以上参考书,各大出版社均有印行,选择常见版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