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数据库模块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数据库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数据库操作的基本技能。选用Access为具体的DBMS,培养学生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并为以后对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学习和应用开发奠定基础。
课程的数据库模块部分主要面向管理类、经济类、人文社科等各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课,每学年该模块课程的学生多达2600人。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的相关要求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技术要求组织教学。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可具备数据库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数据库操作的基本技能。本课程选用Access为具体的DBMS,培养学生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并为以后对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学习和应用开发奠定基础。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计算机实践能力。
课程大纲
学习要求
1、掌握Access对象的创建和编辑
(1)设置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环境
(2)Access数据库中表、查询、窗体、报表、宏等对象的创建和编辑
2、掌握使用Access开发管理系统的基本方法
(1)将Access数据库中多种类型的对象综合应用,例如:查询与窗体、窗体与宏、报表与宏等。
(2)计算机基础知识(尤其是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关系数据模型)Access 2010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技术基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设计与开发方法等多个知识点设计并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
3、掌握Win7+Office2010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
(1)Win7文件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2)Word2010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3)Excel2010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4)PowerPonit2010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
考核标准
1、课程的考核形式
根据计算机类课程的特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数据库模块)》课程采用线上数据库模块视频学习+线下课堂表现+设计作品等期末考查相结合作为课程的考核形式。
(1)线上数据库模块视频学习,占课程总评成绩20%。
(2)线下课堂表现,占课程总评成绩10%。包括课堂考勤以及课堂测验。
(3)期末考查,占课程总评成绩70%。包括:A.数据库模块设计作品(报告及程序文档),每位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数据库系统作品,按期提交并通过课堂或者网络渠道展示作品,所有作品不得抄袭。B.计算机基础“通过性考试”。学生统一参加全省计算机基础“通过性考试”。
2、课程的考核标准
(1)数据库模块
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MOOC视频、雨课堂所有学习任务、按时完成课内实践项目并提交电子设计报告及设计作品;设计作品系统运行良好、功能完整、能够充分体现出数据库技术。
(2)计算机基础“通过性考试”
由广东省考试中心根据学生参加计算机基础“通过性考试”情况,提供成绩。
教材教参
教材:谷岩,刘敏华主编,《数据库技术及应用(Access 2010)》,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教学参考书:熊建强等,《Access 2010数据库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