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我院音乐学和音乐表演(除钢琴外乐器演奏方向)专业本科大三学生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于个别专业课教学基础上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以培养学生表演能力为根本,提高学生对中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对地域音乐文化的感悟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艺术素质;是集教学、艺术实践、普及推广高雅音乐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是音乐专业个别专业课学习的延伸课程,对于学习乐器演奏的学生来说,是提高和增强同学们对音乐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演奏和配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使学生逐渐形成多声部结合、多音色组合、多织体融合的演奏理念和合奏意识,积累丰富的乐队经验,培养合格的、能适应乐队工作的乐队演奏员和未来从事中小学乐队排练组织者和指挥者。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外合奏的各种组合形式,如交响乐、民族管弦乐等。
2、熟悉乐队的组织、管理和排练流程。
3、熟悉各自演奏乐器在乐队中的角色定位和演奏要求。
4、学习与各声部的配合、与乐队的融合和与指挥的合作。
5、完整的参与各种作品的排练演出。
学习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互动性很强的实践课程,需要师生密切配合,合奏曲目选择典型的、特色各异的曲目,以培养学生对乐曲风格的理解与把握。同时,还通过接触一些新的作品来了解器乐合奏的发展动态。
1、基础理论:熟悉各种乐队的组合形式,熟悉乐队排练流程等。
2、基础训练:注意音准节奏、熟悉指挥手势、通过指挥手势、表情的变化配合做好速度、力度、起句、收刹等的变化。
3、作品排练:
(1)《金蛇狂舞》作为排练的初始曲目,首先感受多声部的和声概念,其次节奏点的统一,第三乐队与打击乐的配合。
(2)《好日子》为同名歌曲改编,速度较快,各声部快速演奏16分音符的清晰和准确性,打击乐节奏的准确性,乐曲收尾看指挥,准确果断。
(3)《京调》是以笛子为主奏的小合奏曲,浓厚的京腔味道,典型的京剧风格性曲子。首先主奏笛子的演奏风格要到位,其次乐队演奏风格的把握,特别是弦乐滑音的处理,第三京锣、板鼓等特色打击乐器的运用要恰到好处。
(4)《三十里铺》陕北民歌改编的合奏曲。首先分析作品结构,注意音色音量的布局,对比性乐段处理要分明;其次注意陕北“秦腔”风格的演绎。
(5)《瑶族舞曲》典型的西南少数民族风格乐曲。首先分析作品结构,注意抒情乐段和高潮乐段的布局;第二,主部主旋律演奏优美,层层推进;主部弹拨乐16分音符演奏的清晰和力度控制;渐慢的处理和配合;第三,中段3拍子节奏的控制;结束前的渐慢;第四,再现部副部主题的快速演奏,以及结尾前sfp的处理和强收。
(6)《花好月圆》三部曲式,气氛热烈。第一,注意打击乐的准确性,特别大镲、木鱼;第二,升降音的准确性演奏奏;第三,强弱对比明确;第四,弦乐快速16分音符演奏的准确性。
(7)《晴雯歌》(或《枉凝眉》)声乐套曲《红楼梦组曲》之一,声乐与乐队的合作。第一,感受主奏与伴奏的不同;第二,注意控制音量,突出声乐演唱;第三,节奏上,指挥跟演唱,乐队跟指挥;第四,注意与声乐一直的气口;第五,注意与声乐的穿插迂回。
(8)《小城故事》台湾小调改编。第一,主题旋律演绎,优美统一,声部整齐;第二,注意和声声部音准和存在;第三,SOLO演奏和古筝的配合;第四,弹拨的弱起整齐;第五,中部笛子快速的连、顿音不同演奏,木琴快速加花演奏;吹管乐、弹拨乐、弦乐不同声部的问答句交替演奏;第六,结尾的慢、弱、轻。
(9)《茉莉花开知多少》以江南民歌《茉莉花》音调为创作素材。第一,演奏时注意江南丝竹乐的风格把握,特别滑音的润色,打音、颤音的应用;第二,注意声部的层层推进、层层叠入,主旋律声部与次旋律声部交叉退让。第三,注意复调声部的平衡。
(10)《台湾追想曲》台湾小调改编。第一,引子,比较自由,独奏笛子自由中要有节奏框架,注意指挥的预示速度,乐队看着指挥手势变换和弦;第二,曲子多处速度有变化,注意跟着指挥的手势;第三,打击乐有几处单独演奏的地方,要有力度变化、表情变化,并且节奏准确;第四,四四拍、四三拍节拍变化、渐强渐弱变化看指挥手势;第五,高潮部分唢呐音准要把握。
《11》《几内亚舞曲》或《塔塔尔舞曲》外国民间歌曲改编。难度在于风格性把握。主要是节奏点:打击乐的鼓点,乐队不规则的伴奏音型,不规则的重音强拍,快速而热烈的气氛,要求演奏者需有娴熟演奏技巧。
考核标准
本课程为集学生技能演奏和整体配合为一体的实践综合性展示合作课程,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演奏和综合配能能力;最高分不超过95分,最低分60分一下。
1、90-95分:能按照乐谱的要求完整无误的演奏,在声部中起领头作用,音乐表现力强,能准确的与其他声部配合。
2、85-89分,能按照乐谱要求完整的演奏,音乐表现力强,等准确的与其他声部配合。
3、80-84分,能按照乐谱要求基本完整的演奏,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能准确的与其他声部配合。
4、70-79分,能按照乐谱要求基本完整的演奏,有一般的音乐表现力体现,能基本准确的与其他声部配合。
5、60-69分,能按照乐谱要求简化演奏完整,基本能够与其他声部配合。
6、59分以下,不能按照乐谱要求简化演奏完整,不能与其他声部配合。
说明:本课程学生有的是器乐演奏专业,有的不是器乐演奏专业,在纯粹的演奏水平方面参差不齐,有的相差甚远。故在成绩给定方面,平时学习的态度、课堂表现、出勤率等会有一定的影响。
教材教参
1、史玥、杨春林编著《中国民族器乐重奏合奏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2、关遒忠编曲作品集《台湾小乐曲》、《亚非拉回忆》(现代出本社、2014);
3、黄忠钊编著《民族器乐合奏基础教程》(国际华文出版社、2002);
4、周成龙编《民族乐队合奏教程(1、2、3、4)》(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5、朴东升著《指挥排练札记》(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