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门课程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周学时 2,总学时 36)。品牌管理不仅仅是建设有形的产品,更是塑造萦绕在产品之上的那一层无形的含义。因此,本门课程是品牌管理者在顾客脑海中形成鲜明持续含义的艺术与科学。品牌管理分为三大模块,即品牌内涵、单一品牌的塑造、多个品牌的管理。其中,单一品牌塑造模块下的品牌定位、品牌竞争战略与多品牌管理模块下的品牌延展是核心章节。在品牌管理现实方面,本门课程涵盖了来自于顾客的重要变化、重要行业的趋势(如AR、无人驾驶飞机、手机等行业)、先锋品牌与创新性品牌的动向等重要方面。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在修习本门课程之后,学生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自身在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与从全球范围吸收品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深刻理解并敏锐地跟踪对品牌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的顾客与科技变化;养成将课堂所学即刻运用到品牌管理现实的学习习惯;在准确理解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品牌管理的总体逻辑框架;能够对现实中的品牌管理问题做出深入的分析与制定合理的决策;能够对特定的品牌方案做出有说服力的宣讲。
学习要求
要求准时参加线下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参加线下与线上的群体讨论;时时跟踪团队品牌的发展状况;时时跟踪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团队每两周商议学期项目、完成团队项目周志;深入品牌现实并准确识别品牌面对的重要问题;设计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品牌问题解决方案;学期项目演练至少一次;按规定时间提交项目汇报;学期末提交自己建构的品牌管理逻辑体系。
考核标准
课程成绩由四个部分构成。即出席成绩、课堂参与成绩、团队项目汇报成绩、期末笔试成绩。出席成绩占10%。课堂参与成绩占15%(主要依据线下课堂的提问/讨论、活动参与以及线上课堂的讨论/评论、视频解析等,线上与线下的参与成绩各占50%)。团队项目汇报成绩占15%(主要依据问题是否准确、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宣讲是否具有感染力)。期末笔试成绩占60%。
教材教参
教科书-品牌营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黄静
主要参考书-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4 edition), Pearson, 2012 Kevin Keller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Cerebellum Press, 2016, A. Chernev
-Kellogg on Branding, John Wiley & Sons, 2005, Tybout and Calk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