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抱歉,您来晚了,本次开课已结束!
进入学习 12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本课程2012年被学校确立为广州大学首批精品通识课程,2014年被批准为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
   本课程主要运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学习本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培养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有重要的意义。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及特色,更加准确和深刻地认识现代市场经济在当代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市场经济素养。
本课程的最大特色是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尤其是非经济类专业的同学的学习和成长需要。本课程的主要特色有三:
【1】课程具有贴近现实生活的特色。经济学是讲授稀缺性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学科,与现实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弘扬市场经济精神,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思想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工作和使命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可以运用市场经济理论和方法提升生活中的处事效率。
【2】通识性突出。与国内同类课程相比,本课程紧扣“通识”原则,强调市场经济的通识眼光,使同学们切实感受生活中的经济学通识课的魅力。
【3】可听性强。本课程注重市场经济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形象性和感染性强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市场经济理论和方法的魅力,并进而更自觉、更加经常地运用市场经济意识涵养心灵,提升境界,促进办事效率提升。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1.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认识市场经济在当代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习要求

我们将课程取名“生活中的经济学”,实际上也是考虑了人们的许多问题来自生活,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因此,本课程致力于讲授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思考问题,学会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1)至少阅读2本经济学原理的著作。(2)能够观察现实经济情况,写出有观点的、符合经济学要求的小论文。(3)对市场经济与当代人生的关系有所思考和感悟。

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由线上成绩、线下成绩组成。
期末综合成绩= 线上成绩 * 70% + 线下成绩 * 30%
线上成绩:课件浏览、线上练习
【课件浏览】——考核同学们是否观看视频和文档,漏看将扣分
【线上练习】——主要考核点,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随章节内容一起发布,以帮助大家回顾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客观题提交后系统自动给出评分,主观题采用同伴互评。考核大家对于章节的掌握情况,提交截止一般为本章节发布后2周。
线上成绩各部分所占比重:  线上成绩=课件浏览 * 70% + 线上练习 * 30%  
线下成绩:
考核方式:参加翻转课堂至少1次,占总成绩的20%。
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教材教参

1. 陈喜强主编:《西方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
2.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3. 【美】斯蒂格里茨、沃尔什:《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4.张五常:《经济解释》,中信出版社,2014年。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