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

抱歉,您来晚了,本次开课已结束!
加入课程 8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应用测量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测量仪器进行测、算、绘作业三方面,测的重点是能操作现代主流仪器,全站仪、数字水准仪和GPSRTK等,点位放样的重点是数字化放样方法;算的重点是在记录过程中及时口算,以及工程现场、内业工作过程中能快速计算;绘的重点是能利用数字测图软件CASS进行数字化成图及其数字地形图的应用。
通过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在现代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方法、内业计算、绘图技巧等方面得到训练;能解决与学生在各类土木工程建设中需要掌握的工程测量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合理描述。
2能开发、选择和使用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制图、计算、有限元模拟与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和工具。
3能够应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问题进行有效的预测与模拟。
4应该认识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等的适用范围及特点,能够综合利用多种现代工具的优势,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学习要求

第一章
1.理解测量学的概念,掌握测量学的任务:测定和测设,了解测量学的学科分支和
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了解测绘技术科学新仪器、新设备和新方法。
2.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和参考椭球面的概念,理解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了解重力、铅垂线和法线的概念,了解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的定义。
3.理解地理坐标系的概念,熟悉高斯投影、高斯平面坐标系的概念,掌握统一6°带投影和统一3°带投影,以及6°带和3°带中央子午线与投影带号之间的关系,了解通用坐标与自然坐标之间的关系。
4.理解高程和绝对高程的概念,熟悉高差和相对高差的概念,掌握我国高程基准面、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定义。
5.理解测量基本要素:距离、角度和高差,测量工作原则;了解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了解测量常用计量单位与换算。
第二章
1.理解水准测量原理、高差计算公式。
2.掌握水准仪的组成部分,包括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理解视差的概念及其消除方法;水准器分类和主要作用。
3.掌握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气泡的运动方向与左手的运动方向一致;理解水准点与水准路线的概念,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掌握水准测量的方法: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
4.掌握附合水准测量和闭合水准测量数据成果处理方法,并重点区别两种方法不同之处;理解图根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5.掌握水准仪的轴线及其应满足的条件,理解管水准器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了解圆水准器轴平行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了解十字丝分划板的横丝垂直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6.掌握水准测量的误差: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的结构与使用,了解精密水准仪的结构与使用。
第三章
1.理解水平角测量原理、竖直角测量原理,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概念,了解为了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对经纬仪装置的要求。
2.掌握光学经纬仪的结构(包括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及使用;了解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及其读数方法。
3.理解经纬仪安置的方法、目的和要求,掌握光学对中和垂球对中的方法与技巧,掌握水平角和竖直角观测目标瞄准的要求与方法。
4.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步骤及记录计算要求、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方法、步骤及记录计算要求。
5.理解竖直角的用途、竖盘构造及竖直角和指标差的计算公式,中丝法观测竖直角的方法、步骤及其记录计算要求,盘左盘右观测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6.理解经纬仪的轴线及其应满足的关系,理解水平角测量误差来源及其消减方法,了解经纬仪检验与校正。
7.理解电子激光经纬仪用途及其使用方法,电子经纬仪用途及其使用方法。
第四章
1.理解距离测量的概念和方法。
2.理解直线定线的概念和方法,掌握钢尺量距一般方法、步骤及其计算要求,了解钢尺量距的主要工具,了解钢尺量距的误差及其消减方法。
3.熟悉视距测量方法、步骤及计算公式,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消减方法。
4.掌握罗盘仪的构造,罗盘仪测定直线磁方位角的方法、步骤,以及磁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换算关系。
5.理解直线定向的概念,熟悉三北方向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方位角的概念,理解电磁波测距的原理与方法。
第五章
1.理解真误差的概念,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概念,以及偶然误差的特性。
2.掌握精度指标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3.理解误差传播定律,掌握线性函数和非线性函数中误差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算术平均值的概念及其中误差计算公式。
4.掌握同等精度下由改正数求算中误差的计算公式(白赛尔公式),理解权的概念,单位权中误差的概念,了解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的计算公式。
第六章
1.了解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概念,等级要求,基本原则,熟悉图根控制点的概念,图根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
2.掌握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坐标正算和反算的原理与方法,了解象限角的概念及其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3.熟悉导线的概念,导线的布设形式,掌握导线测量外业工作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4.理解单一闭合导线计算方法与步骤,单一附合导线计算方法与步骤,两种方法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5.了解交会定点的概念,理解前方交会观测方法、计算公式和技术要求。
6.掌握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记录和计算要求,理解观测顺序“后-前-前-后”和“后-后-前-前”。
7.掌握三角高程测量概念、观测方法、记录、计算要求和严密计算公式,理解地球曲率改正数和大气折光改正数。
8.掌握GPS定位的基本原理,GPS控制测量的方案设计、精度指标、观测要求、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
第七章
1.理解地形图的概念,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精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了解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
2.掌握地图要素中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注记等符号的正确运用,理解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的定义。
3.掌握等高线的定义、分类和特征,理解典型地貌的等高线,了解我国地形类型。
4.理解大比例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绘制坐标方格网方法和检查要求,
5.掌握经纬仪配合量角器测绘地形图的观测方法、碎部点选择、记录计算、展点、地物描绘、等高线勾绘,理解地形图测绘的基本要求,了解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提交的资料。
6.理解全站仪的结构、使用方法、常规测量(包括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等)。
7.掌握全站仪草图法数字测图法外业建站、数据采集、内业连图、编辑、整饰。
第八章
1.理解地形图的图廓外注记,包括图号、图名和接图表、比例尺、经纬度与坐标格网、三北方向关系图,坡度尺的绘制与应用。
2.掌握地形图的梯形分幅法,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梯形分幅规律与编号方法,了解不同比例尺地形图国际梯形分幅图幅关系。
3.掌握点位平面坐标的量测、两点间水平距离的量测、直线坐标方位角的量测、点位高程与两点间坡度的量测和图上设计等坡线。
4.理解绘制纵、横断面图方法,掌握解析法求算图形面积,了解确定汇水面积的方法。
5.掌握场地平整时的填挖边界确定和土方量计算。
第九章
1.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概念,熟悉施工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其基本要求。
2.掌握全站仪测设点位的三维坐标、测设高程的方法与步骤及技术要求,了解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3.理解建筑施工测量方法与步骤,轴线的测设,基础施工测量,工业厂房柱基础施工测量,工业厂房件建安装测量,高层建筑的轴线竖向投测,高层建筑的高差竖向传递。

考核标准

工程测量最终成绩=笔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包括实验和作业)

教材教参

1.《土木工程测量》(第4版,百校土木工程专业多媒体立体化教材)覃辉等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2.《测绘学概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宁津生等,武汉大学出版社。
3.《测量学》(第五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程效军等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4.《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测绘学会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工程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教研室编写。
6.《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指导书》,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教研室编写。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