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前 言
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称之为“基本功训练课”。它主要是训练学生身体各部分肌肉能力,改变学生原有的自然体态,解放肢体,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和规范的动作形态。
在训练课中,本门课吸收了古典芭蕾的科学训练方法,以功能性训练为目的,寻找舞蹈本体共性的训练规律,改变自然的身体形态,并融合民族训练的主体要求,为完成跳、转、翻等技术技巧动作,做好素质能力的准备和铺垫。由此,通过训练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古典舞“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独特审美特征,将古典舞身体具有规律性的身法法则和技术性的技法法则达到融会贯通,在不断增强学生身体可塑性的同时,为适应各种不同风格、特点乃至不同舞种的舞蹈作品的表演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进一步规范专业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本门课采用《基本功训练》年级跳、转、翻等单一技术技巧考核标准的录像资料,试图通过形象直观的电化教材,作为对各年级主要训练内容、训练质量以及教学进度的检验标准和评估尺度。把基本功训练课的训练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课 程 概 述
本课程是根据本校舞蹈学(海外教育)和舞蹈表演两个专业的日常训练实际需要所设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是舞蹈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功训练课以腰、腿功训练为基础,在解放身体各部分关节、韧带和强化腰、腿柔韧、软开度同时,进行风格性和功能性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的表现力,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舞姿、技术、技巧,为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提供其它方式无法替代的艺术手段。
本课程从舞蹈动作的运动规律出发,围绕艺术形体锻塑这一专业性基础主线,突出动作的速度、力度、爆发力等专业特性,贯穿中国舞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所需的内在气韵和审美特征,体现中国古典舞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教材整合方面,强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科的人文理念培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社交能力。大胆摈弃过去那种仅仅停留在对单一技术技巧的灌输和掌握、见动作不见思想与感情、见技术不见艺术的做法,重点开发学生对身体实践的理论运用掌握双并重上。
本门课程采用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环环相扣、纵横贯通的教学组织程序。通过近十年的反复实践,设计出“三环节”与“两段体”相结合的训练模式,“三环节”即:从地面练习-把上组合-中间练习这三个环节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两段体”即:第一阶段(教学规范整理训练部分)-第二阶段(短句组合训练部分)这“两段体”模式,是一个前有规范整理、后有发展、逐步渗透的过程。这套体现着自身逻辑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模式,经过客观的检验是行之有效的,它确实能培养出既有中华舞蹈底蕴,能够掌握浓郁的民族风格,又有一定难度技术技巧和丰富表现力的中国古典舞演员和舞蹈教员。
与本课程教学同步,或者说互为因果的是,舞蹈系在自己的第二个发展阶段中,涌现出了岳家荣、费玲玲、陈念灵等一大片优秀人才,他们所表演的舞剧《仓央嘉措》、舞蹈《南音舞韵》等,在全国各种重大比赛中多次获大奖,并在舞剧、舞蹈中担任主要角色,为舞蹈系的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些优秀表演人才的不断涌现,证实了本套教材的可行性和卓越性。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针对素质参差不齐和缺乏规范的学生,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方式方法进行进一步系统的规范和严格整理,从而使她们的基本功水平本质上达到大学阶段的训练要求。通过中国古典舞规范、扎实的基本技术技巧能力的学习,使学生达到:
(1)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风貌及理解中国舞蹈文化的精髓;
(2)锻练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改变原有的自然体态,解放肢体、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和规范的动作形态;
(3)不仅具备较强的身体表现能力,而且具备较好的中国舞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习要求
第二学年学习要求:
强调动作的规范,和所开法技巧的规范。要求学生在改变身体自然形态、解放身体各部位关节的基础上,解决柔韧度、重心、爆发力、协调性、肌肉素质能力等问题,为完成高难度、综合性组合做好能力准备与素质铺垫。
第三学年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强化跳、转、翻等单一技术技巧的规格质量,增加动作与技巧之间的连接及短句组合形式的运用能力练习,同时注重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和短句组合的表现性。
考核标准
采取考查与考试的方式,采用集中授课评委集体现场打分的形式进行。评分的方法,由任课老师提出学生的考试成绩,经院各专业督导组研究确定。
(一) 成绩评定总则
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各评委平均成绩占50%。
(二)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勤占25%,平时表现占25%)。
(三) 期末考核与要求
1.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由本人统一命题。
2. 考试时限:45分钟。
3. 考核方式:考试课展示
教材教参
教材
1.《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王伟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15号第一版。
2.《中国古典舞基训》,郜大琨、张勇著,浙江美院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男、女合班时采用)。
3.《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大学男班)》,熊家泰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男、女合班时采用)。
4.《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李炜、任芳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
1.《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课教程》,李炜、任芳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
2.《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王佩英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3.《中国古典舞基训钢琴伴奏曲集》,付艳林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1号第一版。
4.《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法(中专女班)》,沈元敏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9月2号第一版。
5.《舞蹈生理学》,温柔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6.《舞蹈解剖学》,高云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