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粤教思函〔2012〕1号)的精神,本课程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我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校院领导,共同参与,立足校情,循序渐进,分类指导,规范发展“的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有针对性地传授心理科学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梳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与情绪,正确地面对大学生活中的适应、人际关系、恋爱问题、学习与成才、人格发展、未来的择业与就业,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发展学生情绪调控能力,提高自我意识,能够运用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和谐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与人格的健全,以全面推进我们的素质教育。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本课程目标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素质,学习心理调适、应对挫折和环境压力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知识方面:获得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2、能力方面:发展情绪调控能力,提高自我意识,能够运用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3、素质方面: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和谐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考核标准
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查占50%,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教材教参
陶剑飞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拓展训练》(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