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广州大学全校通识类公选课,由于本课程与生活中的现象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既可以供高等院校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给排水等理工类专业学生学习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还可以供文学艺术等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参考,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物理化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兴趣。
本课程从物理化学原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入手,有选择性地介绍了物理化学的一些重要原理。精选出有代表性的12讲内容。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科普性和专业性,以科普性为主,覆盖了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等几方面领域。从物理化学的角度解释了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对物理化学的核心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可以迅速抓住物理化学主要原理的基本脉络,理解其实质,了解在生活和工作实际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现象。在掌握一定物理化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受众的科学素养。
学习要求
(1) 认真浏览每一讲的教学视频和课件;
(2) 认真完成每一讲的主观练习和客观练习,并参与主观练习的互评;
(3) 至少参与1次课程安排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
(4) 积极在讨论区发言,提出或参与讨论问题;
(5) 及时总结复习,根据教学内容学习阅读教学参考书的相关知识点。
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由线上成绩、线下成绩组成。
期末综合成绩= 线上成绩 * 80% + 线下成绩 * 20%
线上成绩:课件浏览、客观练习、主观练习
【课件浏览】——考核大家是否观看视频和文档,漏看将扣分
【客观练习】——主要考核点,随章节内容一起发布,以帮助大家回顾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提交后系统自动给出评分。考核大家对于章节的掌握情况,提交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一周。
【主观练习】——主要考核点,随章节内容一起发布,考核大家对于章节的掌握情况。
采用同学之间互评、教学团队处理申述和最终判定的形式进行。
提交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一周、互相评阅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两周、申述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三周。一般需批改3-6份作业以上,并得到3-5位同学的批改。批阅过程、批阅质量均对最终互评题得分产生影响。
【课内讨论】——鼓励同学对主讲团队发起的议题进行讨论。大家参与讨论的情况(发帖、回帖、提问等)将被记录下来,作为评分依据。
线上成绩各部分所占比重: 线上成绩=课件浏览 * 60% + 客观练习 * 20% + 主观练习*20%
线下成绩:参与翻转课堂
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翻转课堂说明:
根据课程实际运行情况,教学运行团队将组织形式多样的“翻转课堂”。教师将发布翻转课堂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可以在线报名参加。协助教学运行团队组织、参与、课堂表现优异的部分学员,可获适当加分。
教材教参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 编,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