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始的公共必修课。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为核心,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法治观(法治思维、权利意识)为基本内容,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如学业、恋爱、就业等)予以科学而有说服力回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掌握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正确的法制观理论。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具体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正确的法制观,并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考核标准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方式;成绩评定方法:课程最终成绩由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比例为7:3。
教材教参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教参:
1、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许汝罗、王永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辅导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陈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疑难问题解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戴艳军、杨慧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贺淑曼等:《人际交往与人才发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7、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中国长安出版社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