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已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由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李步云教授主讲。主要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
1、贴近生活,课程对人权问题的阐释以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与
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关联;
2、通俗易懂,课程以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同时穿插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案例;
3、内涵丰富,课程涉及人权的信仰、内容、保护机制等方面,涵盖了人权理念
的基本知识点。
课程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人权知识启蒙与人权意识的弘扬上,通过本课程讲授,增进人们对自身权利的了解。与国内外同类课程比较,本课程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人权的基本内容、人权实现的机制与途径。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本课程要为所有听众提供最基本的系统知识,包括人权基本概念、性质、分类、属性、本质,以及各种具体人权,包括经社文权利、公民政治权利、弱势群体权利和特殊群体权利,和国内国际的人权保障机制。核心目标是弘扬人权建设的理念、精神和崇高的人文价值。在风格上,要做到内容准确、联系实际、科学而全面,并通俗易懂,以传达我国人权立场和宣扬人权重大成就,为所有听众都能够理解。
学习要求
使同学们能够懂人权、行人权,提高同学们的人权意识。
考核标准
本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为综合成绩。其中课件浏览占45%;客观练习占30%;主观练习占15%;翻转课堂占10%。客观练习和主观练习随每一章节发布,翻转课堂的安排请大家留意课程公告的通知。具体说明如下:
1、课件浏览与习题须严格依次按时完成,过时不候。客观练习参考答案待作答提交后系统自动弹出;为鼓励独立思考与相互交流,主观练习采同业互评形式,即每位同学在完成自己试题的基础上,须按要求评阅其他三位同学的试题。评阅他人试题应依评分要求,客观公正评阅。如被评阅人认为自己得到的成绩显失公平,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本平台向宋老师申述。宋老师亦将选择性核查同学间互评答案,遇有不规范评阅情况,将有权修改成绩。请各位同学认真对待;按教务处要求,本课程举办翻转课堂环节,请大家踊跃参加。
2、本平台为课程学习平台。在答题与讨论中,同学间对话平等、友好、自由,但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政策之规定,不得发表关涉性别歧视、民族歧视、种族歧视、宗教歧视、地域歧视等言论,不得发表涉及时政敏感话题及黄赌毒的信息,不得进行人身攻击、灌水、鸡汤、广告行为。否则将影响本门课程成绩,严重者须承担法律责任。
3、在使用本平台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尽快熟悉本平台的各种操作,如遇到技术性问题可咨询网络中心廖老师39366390—307;如遇到学术探讨与成绩申述问题,可给人权研究院宋老师发送电子邮件:syxtj@sina.cn
4、本考核标准的最终解释权归人权研究院。
教材教参
1、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夏勇著:《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人权网,http://www.humanrights-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