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为一体。微观经济学也是现代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运行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微观经济学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要求
掌握基本的微观经济理论,熟悉市场经济中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与实质,深入领会市场的运作方式与局限;掌握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用相关理论分析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或问题。
考核标准
作业20%,出勤与课堂表现10%,期末考试70%
教材教参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分册),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版。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分册)同步辅导,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第6版。 3.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版。 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版。 5.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版。 6.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第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