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电工电子学系列课程是一类关于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础课程。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是高等教育工科非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应用极为广泛,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促进各学科的发展,在社会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电工电子学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均有所收获。1)知识方面: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如常用电路的分析、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及应用,安全用电常识等。2)能力方面: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了解电气技术和其它学科领域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关系,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等基本工程技能,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素质方面:使学生可以基于较宽泛的技术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加具有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奠定一定基础。
本系列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工、电子两大部分,涉及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和电机及其控制技术三大模块。(1)电路理论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等。(2)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的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器。(3)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包括:变压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电机等。
各课程的讲授重点各有不同:
电工电子学I(64学时),主要面向物理学专业。该专业的需求重点是模块(1)电路理论和模块(2)中的数字电子技术部分。
电工电子学II(40学时),主要面向环境工程、化工工艺专业。这些专业的需求重点是模块(1)电路理论和模块(2)中的数字电子技术部分。
电工电子学III(40学时(含8学时实验)),主要面向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生物工程专业。这些专业的需求重点是模块(1)电路理论和模块(3)电机及其控制。
电工电子学IV(48学时),主要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这些专业的需求重点是模块(1)电路理论和模块(2)中的数字电子技术部分。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1,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2,具有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学习要求
1)掌握电路概念及分析方法,了解暂态过程,掌握交流电路的概念及分析;
2)了解变压器工作原理,掌握电动机工作原理及机械特性;了解电动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工测试,安全用电;
3)掌握二极管、晶体管工作原理及应用,了解基本放大电路和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和应用;
4)了解门电路和触发器原理,了解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等内容。
考核标准
课件浏览0%,客观练习50%,主观练习50%,课内讨论0%,练习允许1次全部重做。。
课程内容不断迭代,成绩以当时的课程内容为准,一旦合格,可以申请证书。申请证书后,以结课处理,成绩不再改动
教材教参
1、秦曾煌,电工学简明教程(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叶挺秀,张伯尧,电工电子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唐介,电工学(少学时)(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颜伟中,电工学(土建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