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科研人员量身打造的慕课课程,内容包括信息获取、知识管理、文献管理、文献信息分析、思维导图等。
课程概述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针对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需求设计。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信息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背后根本的原因在于信息传播加快。这种变化,对人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认为,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员,要想领先他人一步,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信息获取
不管什么行业,要想做到出色,要想进行创新,我们必须做到知己知彼。这种知己知彼的过程就是一个全面的信息调研过程。
网络正在改变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方式。现在,当我们碰到不懂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于网络,求助于搜索引擎。因此,网络利用的能力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部分中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1.网络信息的组织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高效利用网络上的信息;
2.如何有效利用搜索引擎;
3.如何利用各种事实数据库和文献数据库;(适合科研人员)
4.如何同步追踪大量的文献信息和生活信息等。
二、信息管理
我们阅读的信息多了,自然需要管理的信息也就多了;生活节奏加快了,我们更加忙碌,我们需要记住的各种碎片化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了。
这部分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
1.如何有效管理海量的文献;(适合科研人员和文献工作者)
2.如何管理你闪光的想法,如何管理生活中所有见到、听到、想到的碎片化信息,从而将自己的大脑从琐碎的记忆中解放出来;
3.如何管理你电脑中的海量文件。
三、文献信息分析
当我们面对海量的文献信息,最让我们纠结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到底哪篇才是我真正想看的,哪篇才是这个领域最核心的文献?如果能从大量的文献中快速定位出核心的文献,而不至于在大量低价值的文献中迷失。
这部分内容介绍:
如何利用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快速定位出关键的文献,让你的文献调研工作事半功倍。(这部分内容对科研人员极其重要,对其它行业帮助不大。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课程中普适性相对低一点的)
四、分享、协作、创新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获得好的思路,如何开展分享和协同工作,如何提升阅读文献、撰写论文报告的效率,如何借助一些云端工具提升自己和团队的工作效率。(本部分内容具有广泛的普适性)
课程大纲
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分以下几个部分:
[课件浏览] —— 考核学生是否观看视频和文档,少部分课程漏看将扣分;
[客观练习] —— 主要考核点,随章节内容一起发布,考核学生对于章节的掌握情况,提交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一周;
[主观练习] —— 主要考核点,随章节内容一起发布,考核学生对于章节的掌握情况。采用同学之间互评、教学团队处理申述和最终判定的形式进行。
提交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一周、互相评阅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两周、申述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三周。一般需批改3-6份作业以上,并得到3-5位同学的批改。批
阅过程、批阅质量均对最终互评题得分产生影响。
[课内讨论] —— 鼓励同学对主讲团队发起的议题进行讨论,少部分课程将此作为得分项。
[线下期末考试]——是否举行以所在院校慕课选修要求为准(具体请咨询各校主管部门的慕课实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