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信息工程(移动通信技术方向)-信息论与编码技术

随到随学随时按照自主进度学习
加入课程 1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课程是华侨大学工学院信息工程(移动通信方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不仅可帮助学生理解与通信专业有关的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同时可激发学生在信息论方向进行研究的兴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源与信息熵、信道与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加密编码。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信息理论和编码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掌握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和了解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方法,具体包括香农编码、费诺编码、哈夫曼编码、游程编码、矢量量化编码、预测编码、线性码、循环玛、卷积码等,了解信息安全知识,对通信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进而能运用信息理论解释通信工程的规律,掌握基本的编码技术及性能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实验实践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与编程能力,为从事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要求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是一门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课程,要求同学们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具有随机信号分析能力,了解通信的基本传输过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已经完成了《概率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学习。
在理论课堂会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编译码方法,同学们除了从课堂入手抓住课堂重点之外,还必须结合案例、例题等完成对这些重点的理解。另外,本课程还设计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同学位一定要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将学习到的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考核标准

课件浏览30%,客观练习20%,主观练习40%,课内讨论10%,练习允许2次全部重做。。
课程内容不断迭代,成绩以当时的课程内容为准,一旦合格,可以申请证书。申请证书后,以结课处理,成绩不再改动

教材教参

《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第2版),傅祖芸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陈运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