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中国哲学史

抱歉,您来晚了,本次开课已结束!
加入课程 2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的基础。“中国哲学史”是介绍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哲学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进行研究、概括和反思。本课程以历史时间为序,系统讲授从远古至近代三千多年的中国哲学思想。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对重大哲学事件、思想活动、主要哲学人物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与研究,对重要的哲学经典进行初步的阅读与学习,对重大哲学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与总结。纵地说包括中国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家哲学,横地说包括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佛教哲学。通过本课程的讲授,系统呈现中国哲学史的基本脉络、丰富内涵和宏大智慧,使学习者真切感触到中国哲学的生命之流和古今之变,对中国哲学历史有一个较系统、较完整、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一、夯实中国哲学基础
二、传递中华文化精神
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学习要求

一、对中国古代历史与中国古代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二、对中国传统哲学有一定的兴趣。
三、最好有一定的哲学理解能力。

考核标准

(一)针对哲学专业学生
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计算:期末卷面成绩(70%)+平时表现成绩(30%)。
(1)期末成绩,即期末统的笔试成绩,卷面满分为100分,那么期末成绩为个人卷面考试得分×70%。
(2)平时成绩,即平时的出勤表现、经典背诵、文献标点等方面的综合成绩。
出勤(20分):随机点名3次,每次不到扣5分。
背诵(任选1项,30分):
①儒:《中庸》首章(109字)
②道:《庄子•齐物论》第7-9段(“物无非彼……复通为一”,283字)
③佛:《心经》(260字)
文献输入(每人10页,50分):
选择一份未经标点过的中国哲学文献进行标点。
(二)针对非哲学专业的选修学生
按照学校教务处对该类课程的考试要求进行。

教材教参

教材:
(一)冯达文、郭齐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04。
参考书:
(一)郭齐勇主编:《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
(二)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三)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四)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四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五)复旦大学中哲所:《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六)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