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之目的是让学员能充份了解物联网各种相关技术与应用。电脑发展于一九四零年代,而现今的互联网(Internet),起始于一九七零年代。接著在一九八零年代,由于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的普及,带动了网路的发展。
一九九零年代初期,因为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问世,电脑不再是专业人员的工具,网路人口开始指数式地激增。这期间内,无线网路也顺势迅速地发展,例如第一代行动电话与无线区域网路(WiFi)。因为这一波的集体效应,众多的厂商纷纷投入网路创业的浪潮,但由于各种网路应用之商业模式尚未成熟,网路与电脑的效能也还不足,终于导致公元两千年的DOT COM网路泡沫化。
但也在这期间,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Auto-ID)中心的凯文艾斯顿(Kevin Ashton)在宝碱公司(Procter & Gamble Co.) 的演说中首先提到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汇,将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用于宝碱公司供应链的想法与当时正火红的互联网连接,就是将网路的前端周边从人与电脑延伸到各式各样的装置、也从此开启了物联网的时代。
在这课程里,将会介绍物联网相关的各种主题,包括自动识别、感测监控与定位追踪、智慧装置与普适运算 (Pervasive Computing)、相关之网路技术如机器与机器(Machine to Machine)通讯与无线感测网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软体架构与中介软体(Middleware)、大数据(Big Data)与资料管理、安全与隐私等;课中也会讨论物联网在各种领域之应用。同时,课程里将提供两个实作的练习,放在网页上,学员可以随时上网且没有时限地按照步骤跟著练习。
课程大纲
学习要求
具备基础计算机网路概论之相关知识
考核标准
測驗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