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数据库系统》不仅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信息技术课程。当前互联网+与大数据,一切都建立在数据库之上,以数据说话,首先需要聚集数据、需要分析和管理数据。数据库技术已成为各种计算系统的核心技术,数据库相关知识也已成为每个人必须掌握的知识。
本课程为《数据库系统》系列课程的第二门《数据库系统-建模与设计》,为你讲授数据库系统的建模技术以及数据库设计理论等,目的是使你具有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抽象、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能力。
学习完本课程后,你可选择继续学习《数据库系统》系列课程的第三门《数据库系统-管理与技术》,这门课为高阶课程,可以结合你的需求选择学习。
本系列课程的特色: (1)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为基础、应用性为目标,理论应用相结合的计算机类主干课程;(2)抽象内容的实例化讲解是本课程的特色,通过大量具体示例,来阐释数据库相关的抽象概念和原理;(3)知识学习与案例点评相结合是本课程的特色,本课程包含数据建模和数据库设计相关的内容,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案例点评则成为知识运用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 (4)问题导引的知识学习是本课程的特色,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案例配合,面向问题地阐释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内容。本课程将为学生从事大型信息系统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打下基础,也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大规模数据的存储、操纵和分析奠定很好的基础。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1、掌握数据库抽象与建模的基本思想: E-R图建模思想;
2、熟练掌握E-R模型的两种图示化语言Crow’s Foot和IDEF1x;
3、熟练运用Crow’s Foot图和IDEF1x图理解现实世界并表达概念数据库设计结果,形成设计数据库的基本思维模式;
4、熟练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理论:数据依赖理论、关系范式理论和模式分解理论;
5、理解什么才是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以及不好的数据库设计会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与优化?
学习要求
应学习过相关的课程《数据库系统-模型与语言》课程等。
考核标准
本课程总计100分。每讲5道题10分,六讲总计60分,均为客观题。将组织一次作业(关于数据建模及其图形化语言表达),总计10分,采取同伴互评方式进行评价。一次期末考试20题20分,均为客观题。课堂交流讨论分10分,参与讨论回帖12次以上(含12次)可获得10分。
本课程设置“合格”(达到60分)、"优秀"(达到80分)两档课程标准,由任课教师签发课程结业证书,其中成绩“优秀”者将颁发优秀证书。
教材教参
参考教材:
–1. Database System Concepts(数据库系统概念,有中译本), 6th Edition,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Database: Principles,Programming,and Performance(数据库:原理、编程与性能,有中译本), 2nd Edition,Patrick O’Neil, Elizabeth O’Neil,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注:数据库系统的经典教材有很多,同学可任选一本作为主教材,其他可作为辅助教材。推荐选择第1本教材作为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