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导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加强学科之间的衔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该课程在内容上紧跟新理论、新技术,在知识水平上,不仅注意反映本学科领域最为基础的知识,更注重在教材中介绍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知识进展与科研成果,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实际工作能力。教研组老师长期密切关注国内外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方面的最新成就,并将其及时反应到教材建设中来。
2013年7月,《新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新编混凝土结构设计》进行了修订后再版的多媒体光盘教材(主要包括与纸质教材相关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具体条文和解释以及新旧规范条文变动情况,教研组录制的混凝土结构试验教学录像,教研组师生开展产、学、研活动的录像和图片以及重大工程建设简介等)将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空间复杂性向学生做了栩栩如生的展示,有效拉近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探索混凝土知识的热情。
2016年9月和2017年9月先后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形态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两本新形态系列教材体现了内容与形式一体化、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一体化、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一体化,其特点是:(1)根据新实施的国家规范规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局部修订))等国家规范和规程编写;(2)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重点为建筑工程等,兼顾其他土建类专业及相近专业;(3)面向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和土木工程界,在讲授传统设计方法的同时,根据时代发展特点,提倡应用程序化结构计算工具(如结构力学求解器等)进行教学。本书采用了大量的重大工程建设图片、编写教师讲授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录像及本课程的相关试验录像,使教材更加生活化、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用移动通信设备(手机)扫描文中的二维码,即可在线观看学习。教材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媒体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纸质教材的呈现形式,拓展了其内容,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思维与探索的空间。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通过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混凝土的热情,使学生具有一定的 “工程观念” ,并能够对混凝土基本构件进行设计,同时能够设计简单结构(如板、单层厂房、楼梯和雨篷的设计
学习要求
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过程,包括结构选型和构件截面选择方法,环境、气候等条件对结构影响,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以及图纸绘制等全过程;锻炼和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设计及构造处理、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全面掌握结构内力分析方法、内力分布规律和内力组合方法;培养正确、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通过实际工程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建立结构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进一步建立结构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考核标准
课件浏览25%,客观练习0%,主观练习0%,课内讨论75%
课程内容不断迭代,成绩以当时的课程内容为准,一旦合格,可以申请证书。申请证书后,以结课处理,成绩不再改动
教材教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局部修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07
8.林同炎,斯多台斯伯利著. 结构概念和体系. 高力人,钱稼茹,方鄂华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9.郭院成等编著. 建筑结构体系概念和设计.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10.张季超等.《新编混凝土结构设计》. 科学出版社.2011.9
11.张季超等.《新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科学出版社.2011.8
12.李汝庚,张季超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13.张季超,李汝庚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14.叶列平编.混凝土结构(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5.袁驷. 程序结构力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6.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7.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18.滕智明.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学习指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9.邱洪兴等.建筑结构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0.周克荣等.混凝土结构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1.沈蒲生等.混凝土结构(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2.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3.彭少良.混凝土结构(下册).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4.戴志强等.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第三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