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与大跨钢结构

抱歉,您来晚了,本次开课已结束!
进入学习 39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广东省钢结构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刘坚)制作了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慕课、广州大学精品资源共享慕课《组合与大跨钢结构》。
      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这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发展钢结构建筑。钢结构是一种绿色建造技术,技术含量高、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品质功能的优势。在建设领域广泛应用钢结构,会有效推动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化解钢铁产能过剩。
      《组合与大跨钢结构》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主干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我国钢产量世界第一,随着计算技术和软件工程的发展,以及为了解决产能过剩,目前国家鼓励使用钢结构,组合与大跨度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因此,学习和掌握 《组合与大跨钢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是必要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组合与大跨钢结构材料的基本性能,掌握基本构件及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有关概念设计内容,熟悉构造设计。本课程实践性强,主讲讲授时通过一定量的例题,使学生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希望学生学习时需要完成一定量的习题作业。为了适应不同学时和不同学习对象的要求,还加入了一部分比较深入的内容,供学习对象自由选学。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组合与大跨钢结构》这门课程,使学生了解常用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基本设计方法,并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或规程进行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构件计算和构造处理;了解大跨空间结构中基本构件的力学特性和设计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组合与大跨度空间工程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对力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可理解,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今后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类型,以及发展与应用、材料与基本设计原则。熟悉钢与混凝土板组合板、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原则和有关构造规定,掌握钢与混凝土板组合板、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施工和使用阶段承载能力的计算,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验算。掌握型钢混凝土梁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型钢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型钢混凝土受压构件设计及其抗震性能、型钢混凝土柱柱脚设计;了解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力学特性,掌握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计算,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和变形计算,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构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基本设计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空间网架结构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了解典型的空间网架结构的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形式,掌握网架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应用范围。通过对两节点线性杆单元的简单推导以及满应力优化分析的原理分析,了解网架结构的分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了解网架与网壳结构的几种常见施工方法和过程,以及螺栓球节点型式的网架与网壳基本构件的加工制作流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大跨空间建筑结构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为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在大跨空间建筑结构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大跨空间建筑结构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考核标准

《组合与大跨钢结构》课程考试考核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有关考试考核办法和规定执行。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阶段课堂测试和期末考试结合进行。阶段测试只是检查学生学习状况,便于后续教学的整改,其时间由教师根据学习进度安排;期末考试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命题应该符合本课程教学要求,题型合理,题目多样化,题量、难易程度适中,无知识性错误,科学严谨,试卷表达流畅。
    1、课程考核内容
    1)平时考核(40%)
   (1)考核内容及比例分配
    ① 按时上课得分(7%)
    ② 课堂回答问题得分(8%)
    ③ 完成作业情况得分(15%)
   (2)考核方式
     随堂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
    2)理论知识点考核(60%)
      在学校的考试周内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
     2、综合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评定综合成绩。
      综合成绩=平时考核成绩×40%+理论知识点考核成绩×60%(考核内容中各部分所占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课程设计成绩
      理论课程结束后,每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一周的课程设计,其考核单独进行,成绩按考查五级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教材教参

教材:
1. 刘坚 主编.《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2015年9月修订版。
2. 张文福 主编.《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参考书:
1. 聂建国,樊健生 编著.《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指导与实例精选》.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
2. 刘维亚主编.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与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3. 张毅刚,《大跨空间结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7月.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