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社会

开课班次:
开课时间: 2014-10-08 — 2014-12-02
选课时间: 2014-10-08 — 2014-12-02
加入课程 申请认证证书 1547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中国社会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系统。其中人际关系网络纵横交错,发挥非常重要的自组织化作用。在这里,无论个体还是群体,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很有文化特色,同时又贯穿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实践理性。
《法与社会》这门课就以此为基础,从:社会规范体系的构成、法律制度设计、审判实务、权利意识、关于公正的社会心理以及秩序形成的机制等多角度出发,探讨比较法学上的典型案例。

   一百余年来,人类生活的动态化、复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货币、权力、技术、信息等媒介系统的发达,打破了传统文化的藩篱和主权国家的疆界,加速了制度变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社会的风险性、相对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法律与审判的现存模式也面临日新月异的形势压力,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立法机关、执法部门、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们都必须更透彻地分析、理解以及反思社会环境。为了根据客观需要改善法律制度,无论借鉴外国的经验还是在试错过程中进行创新,人们都必须精通关于社会的各种知识和思想。
  中国社会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系统。其中人际关系网络纵横交错,发挥非常重要的自组织化作用。在这里,无论个体还是群体,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很有文化特色,同时又贯穿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实践理性。以此为基础,社会规范体系的构成、法律制度设计、审判实务、权利意识、关于公正的社会心理以及秩序形成的机制都构成比较法学上的一种典型。本课程采取“法与社会”研究范式的视角,通过法律现象观察中国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在中国社会的语境中解释法律现象。特别是以日常经验、事实以及具体案例为线索,分析法律传统的演变和建构法治秩序的条件,并且深入阐述把“原则”嵌入合理行为之中的法治新范式对网络社会和风险社会的价值涵义。

课程大纲

考核标准

课程评分标准
本课程的综合成绩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满分为100分。总分≧60分,为课程合格;≧85分,为课程优秀
1、单元练习
单元练习,通常会与每周学习内容同步发布(也有可能延后几天),以帮助大家回顾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主要形式为客观题,提交后系统自动给出评分。
2、互评作业
互评作业包括 答题阶段 和 互评阶段,都需要大家认真完成。
【答题阶段】:
互评作业通常会与每周学习内容同步发布(也有可能延后几天)。发布之后即进入答题阶段。这一阶段请大家认真回答并注意保存答案、及时提交,在答题截止时间之前可以随时对答案进行修改。
【互评阶段】:
在答题截止时间之后,自动进入互评阶段,这时不能再修改自己的答案,但可以看到参考答案和其他同学的答案,这一阶段需要对至少3名同学的答案进行评分。互评截止时间后,取所有评分的平均值作为该次作业的最终成绩。
    请大家注意,完成答题但没有完成评价任务同样不能获得互评作业分。
3、线下期末考试
授课临近结束,可报名参加线下期末考试。
4、“翻转课堂”加分
根据课程实际运行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翻转课堂”。协助组织、参与、课堂表现优异的学员,可在综合成绩上获得额外加分。

以上四部分综合而得的分数为的综合成绩。
学分学习者综合成绩通过所在学校教务处规定(各校慕课学分政策,请咨询所在学校教务处),“好大学在线”可向学员所在学校教务处申请学分认证。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