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中国地理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充分体现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地理学科特点的专业主干课,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素养的核心课程,也是与中学地理教学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其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全面认识中国地理的同时,掌握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培养地理实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能够灵活运用区域地理的理论与知识,分析与解决地理教学和生活问题。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地理》课程在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了解《中国地理》课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到中国地理知识在教育、管理、商业、科技等领域的价值与意义;理解中国地理问题存在的自然、人文与社会原因;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观、可持续发展观、时空差异观与区域综合观。
2. 了解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发展规律;理解中国地理环境形成的原因及其分析方法;能够综合运用区域地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讨区域的发展并制定决策;掌握《中国地理》的课程结构框架并具备基础的知识储备。
3. 能够利用中国自然规律、中国人文-经济规律和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规律,开展区域地理问题的调查与讨论,思考并分析区域地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与方法。
学习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
2.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通过学习,使学生在认识中国自然地理、中国人文-经济规律,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规律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标准
一、平时成绩40分。包括:
(1)课堂考勤10分:每旷课一次扣除2分,每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者得10分。同时,根据广州大学教务规定,以下情况不予考核、无成绩:旷课累计达到总学时1/4者(16学时);缺课(含旷课或请假)累计达到总学时1/3者(21学时)。
(2)课堂参与15分:包括积极发言、参与小组讨论、完成课堂检测,每类满分5分。
(3)课后作业15分:安排3次课后作业,每次满分5分。
二、期末考试60分
闭卷考试
教材教参
教材:吕拉昌、李文翎,《中国地理》(第二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6年。
教学参考书:
[1] 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 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 赵济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4] 程潞主编,《中国经济地理》(修订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5]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自然地理图集》(第二版),1998年。
[6] 总参谋部测绘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星球地图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