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1.马汉“海权论”三部曲是对人类历史、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巨著.2.翻译成德、日、俄、意、瑞典等文,各国海军军官必读书籍.3.海权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谁控制了海权,谁就控制了世界.4.国内首部全译本,忠实、准确、全面表达马汉的海权思想.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精读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尤其注重了解海权的构成要素,探讨海权对于大国兴衰的意义,并以马汉的海权论为背景,分析当代海权构成的新因素,研究大国海权战略、尤其是美国海权战略的发展演进及其国际影响,进而思考今天的国际海权格局。
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核心是研读海权的构成要素。首先,本课程将探讨海权产生的背景及其战略意义。随后,本课程将致力于研究海权的构成要素:1、地理位置。要求分析地理位置对海权的影响;2、自然结构。要求理解自然结构的含义及其对海权的意义;3、领土范围。要求了解领土范围的范畴及其对海权的影响;4、人口数量。要求理解海权中的人口要素;5、民族特点。要求理解:为什么民族特点是海权的构成要素。6、政府特点。要求分析政府和制度如何影响海权。
考核标准
*总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测试的成绩*40%
平时成绩(包括平时线上学习、讨论、测试题等)占总成绩的60%;
学生期末测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教材教参
课程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年)》课本的基础上,每堂课安排相应的阅读材料如下(后期阅读材料会有适量变更,以保证阅读材料的史料性与时代性):
(1)杨震、周云亨、王萍:“论后冷战时代美国对中国海权发展的制约”,《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4期。
(2)刘新华:“美国学术界关于中国海权问题的研究”,《美国研究》2014年第2期。
(3)刘娟:“从陆权大国向海权大国的转变——试论美国海权战略的确定与强国地位的初步形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1月第63卷第1期。
(4)曹云华、李昌新:“美国崛起中的海权因素初探”,《当代亚太》2006年第5期。
(5)杨震、周云亨:“论中美之间的海权矛盾”,《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2期。
(6)刘中民:“海权问题与冷战后的中美关系:矛盾的认知与艰难的选择”,《外交评论》2005年12月总第85期。
(7)袁建军、孙佳敏、沈骑:“马汉海权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11月第6期。
(8)吴征宇:“海权的影响及其限度——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海权思想”,《国际政治研究》2008第2期。
(9)Peter Karsten:"The Nature of 'Influence':Roosevelt, Mahan and the Concept of Sea Power", American Quarterly,Vol.23,No.4(Oct., 1971).
(10)William Oliver Stevens and Allan F. Westcott:"A History of Sea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