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与社会

开课班次:
开课时间: 2019-09-10 — 2019-11-10
选课时间: 2019-09-10 — 2019-11-08
加入课程 285人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本课程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主要面向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课程主要介绍遗传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从遗传学与农业生产,遗传学与人类健康,遗传学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具体阐明遗传学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围绕遗传学涉及的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遗传学的发生发展、性别与繁殖、基因的表达及调控、遗传疾病、基因工程、DNA检测的应用、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遗传学的未来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研讨,使学生了解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领会相关研究领域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深刻认识遗传学在“安居乐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开阔眼界、充实内在文化科技素质,增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程大纲

学习目标

本课程拟为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介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遗传学的热点问题;每一章节都从案例开始;每一章都打破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格局,以TOPIC为节;大多“章”都融入了相关法律、道德层面问题的“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研讨,使学生了解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领会相关研究领域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深刻认识遗传学与“安居乐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开阔眼界、充实内在文化科技素质,增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习要求

对生命科学感兴趣。

考核标准

【以下为参考,本学期可能会有改动,敬请关注课内通知】
课程考核分以下几个部分:
[课件浏览]占10% —— 考核学生是否观看视频和文档;

[讨论互动] 占10% —— 鼓励同学在讨论区和课内讨论区对主讲团队发起的议题进行讨论,参与互动;根据每位同学在讨论区活跃度给予相应的分数。讨论区只在“教学互动—课内讨论区”的讨论才计分!有效讨论互动次数>10次,且每章至少参与1次,可给予满分,其余情况酌情给分。

[客观练习] 占55%—— 主要考核点,随章节内容一起发布,考核学生对于章节的掌握情况,提交截止一般为发布后一周;

[期末测试]于全部内容学习结束后发布,作答截止时间为期末测试发布后的两周内。
期末测试为客观题考试 25分(20个单选+5个判断)。

教材教参

D. Peter Snustad and Michael J. Simmons, Chapter 21, The genetic basis of cancer, GENETICS, Six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Vers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2.
Lewin B, Genes Ⅸ, 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7.
Yashon R K & Cummings M R, Human genetics and society, Brooks/Cole, Cengage Learning, Belmont, CA, 2009
陈火英,葛海燕,任丽,遗传学与社会[M],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2015
孙开来,人类遗传与遗传学(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孙树汉,医学遗传学(第1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孙树汉,遗传与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王关林,方宏筠,植物基因工程(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9
王亚馥,戴灼华,遗传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徐晋麟,陈淳,徐沁,基因工程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徐晋麟,分子遗传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赵寿元,乔守怡,吴超群,杨金水,顾慧娟译,遗传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朱玉贤,李毅,郑晓峰,郭红卫,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联系客服
经检测,当前账号未设置邮箱,请设置邮箱

添加邮箱之后即可用邮箱登录!

忘记密码时,只能通过邮箱找回!

添加邮箱

请您添加邮箱,否则就无法进行其他操作!